這頭甄嬛正在細細密密的布局,又瞥了眼身旁的流朱,浣碧和安陵容早前有過爭執,浣碧去請應當請不來。
隻有流朱前去才好,流朱心思單純,不提前告知流朱,任由安陵容再深的心機也想不出來這事。
棋子落定,抬眸賞花。
胸有溝壑,一時榮辱罷了。
七夕夜宴的時候,安陵容從暢春園出來,周圍的宮女太監摩肩接踵,這圓明園中到處掛上了皎潔的燈籠。
這燈籠的微光透過絹布,輝映在亭台水榭之間,此時恰逢明月高懸,也散發著熠熠柔光。
一時之間倒有些分不清了,是燈籠之光微渺,還是明月之光璀璨,她站在柔光之中抬眸望去,心內也帶上了幾分寧靜。
今夜太後讓她出來,太後不去七夕夜宴,她正好也不願去,隻站在這樹影中,靜靜的觀看這一切。
枯木的心仿佛再次泛起漣漪,真好。
在見到四阿哥身旁的芙蕖之後,愉悅的勾起唇角。
這敦親王福晉用人倒是極為不錯,她就這般站在碎光波影中,於月光中。
回想起昨日九州清晏上,端妃的出場,端妃在後宮中鮮少能見,聽聞纏綿病榻,隻又穩穩居於妃位。
前世的時候就曾疑惑,為何溫宜木薯粉事件,端妃和甄嬛素無來往,就站出來幫了甄嬛?
後來曹貴人身死後,這溫宜就被甄嬛借故送於端妃膝下撫養。
端妃也成為後宮中甄嬛的左膀右臂,向來這般罷了,甄嬛送他人的女兒送得倒是起勁。
可端妃為什麼幫甄嬛?
難道隻是因為那張臉?
可端妃出來幫甄嬛說話的時候,甄嬛眼底一瞬間的驚慌,旁人不了解甄嬛,她了解。
那對端妃的感激不是作假,甄嬛沒有將曹貴人的女兒送給沈眉莊,而是送給了端妃,是交易?是利益?
這其中,是不是還摻和了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今夜太後不在,自己出來透氣,她想到了什麼,提起裙裾,站在九州清晏的陰影之中,寂靜無聲的站著,那雙眸子靜靜的窺探。
她想要窺探,甄嬛到底去了哪裡,是不是去了端妃那處。
試圖用窺探將這枝葉末節的小事,細細理清。
不知道站了多久,隻見到崔槿汐扶著甄嬛的手,從九州清晏出來,主仆二人去的方向,似乎是桐花台?
去桐花台做什麼?
這次圓明園避暑,並無妃子住在桐花台,前世在甄府小住,知曉她愛蓮花,一度盛讚蓮花品性高潔,帶著佛性。
她有些迫不及待了,轉頭便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