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趙頊失蹤後又現身,就像變了一個人。
一方麵,他按照寧野的建議,撤回了先前因鄭俠進流民圖立刻罷方田、保甲、青苗諸法的聖旨,這道旨意隻在朝堂上宣布過,還沒正式頒布天下。
可另一方麵,讓人搞不懂的是,趙頊又宣布罷免且僅僅罷免青苗法。
不僅如此,皇城司還在暗中捉拿借著新法名義殘害百姓的官吏,從中央到地方,無論職級,入獄者不計其數,僅汴京一地就有不少人都被抓進了天牢。
甚至有人開始傳言,趙頊要破“不殺士大夫”的祖訓。
先前因趙頊失蹤而被捉拿的禦廚家眷,皆被趙頊留京,賜下府邸居住,無詔不得擅離京師。
因哥哥蘇軾曾與趙頊一起失蹤,也被從地方提拿到汴京的蘇轍,還沒被審便直接釋放,又接了聖旨連夜入宮,與官家徹夜長談。
與蘇軾、蘇轍一同留在宮裡的,自然還有被罷相的王安石。
垂拱殿外,常紹親自當值,除了他以及少數絕對信得過的親兵,趙頊有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垂拱殿。
而垂拱殿裡,亦是場麵嚴肅。
蘇軾早已憑借其過目不忘之能,在趙頊的示意下,給拗相公王安石、弟弟蘇轍,全盤說了他們去了未來之事,並且將接下來大宋即將發生的恥辱、寧野的建議以及趙頊等人決定成立大宋發改司等一係列規劃,一一如實相告。
蘇轍聽得嘴巴驚訝到根本就合不攏。
王安石則是麵色凝重,也不知這位拗相公提前知道未來兩百年大宋慘狀,心中是何想法。
趙頊在禦案上寫下一句話後,終於放下手中的毛筆。侍立在旁的陳禮,立刻將宣紙捧著展示。
王安石和蘇轍仔細一看,那宣紙上分明寫著——
“靖康恥,猶未雪。崖山恨,由朕滅!”
見蘇軾已經將曆史和未來大差不差說得差不多了,趙頊清了清嗓子。
“諸位,大宋危亡皆係於我等身上,我們絕對不能讓原本曆史上將會發生的靖康恥、衣冠南渡、崖山殉國在我們的世界發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這是朕在後世習得的名句,與諸位共勉。”
王安石、蘇轍早已心神震撼,當即拱手不約而同言稱受教。蘇軾雖然早就知道趙頊說的這句詩,激昂之下也是滿臉欽佩。
“從此刻起,變法重新開始!這次隻有成功,沒有失敗!”
“遵旨!臣等必和官家齊心,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王安石、蘇軾、蘇轍齊齊拱手應道。
大宋的曆史,在這一刻迎來轉折。
熙寧變法乃至整個大宋的未來,都將因為趙頊、蘇軾等人的後世之行而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