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削藩?廢藩?_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_思兔閱讀 

第127章 削藩?廢藩?(1 / 1)

沒人會嫌錢多,尤其是劉據。

經過這段時間,他那小本本早就密密麻麻記滿了東西,無奈,他的工資雖然和扶蘇並列古人第一,在海量的欲望麵前,卻還是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校長,錢就這麼點,你可有何建議?”

苦惱的劉據,懶得再自己琢磨了,索性把難題拋給“有問題肯定有答案”的寧野。

“你小子,5000塊錢還嫌少啊,也不怕噎著!”

寧野笑著指了指劉據,笑著搖搖頭,見大家都充滿期待地看向他。

“行吧,那我就再建議建議,供大家參考。”

關於不同的時代,帶什麼糧食作物種子回去,寧野也是有自己的思考的。

“扶蘇,你所處的大秦,農業以粟、黍、稻、麥等為主,我推薦你多買點玉米種子帶回去,玉米適應性強,耐旱、耐瘠薄,比較適合秦朝的農業生產條件。其次,雜交水稻可以帶一點。”

扶蘇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劉據呢,你的西漢,鐵製農具廣泛使用,水利工程不斷興建,農業技術是有很大進步的,多買點紅薯吧,紅薯產量高,適應性廣,可在山地、沙地等多種土地上種植,而且西漢人口逐漸增多,引入紅薯可以增加糧食產量,養活更多人口。”

劉據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蘭陵王,北齊的農業生產已經比較發達了,但是北齊國土麵積小,又經常打仗,土豆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高,而且土豆產量可觀,可作為糧食儲備,十分有利於北齊的軍事和民生。”

“長恭謝過校長,便依校長之言。”

蘭陵王拱手。

“小昺,你們現在已經打下海南做抗元根據地了,土豆天性喜涼怕熱,海南不太適合或者說要克服很多困難,紅薯、玉米的話,也要麵臨因倉儲設施簡陋帶來的受潮發黴、腐爛變質的問題。再說了,你們現在口糧第一,有糧才有兵,因此,建議你們以雜交水稻為主。”

趙昺似懂非懂,不過陸秀夫、張世傑完全聽懂了,當即頷首,對寧野的分析完全讚同。

“至於釣魚城那邊……”

寧野看向冉璡和冉璞,“不知王堅將軍可有什麼囑咐?”

“寧校長、官家,”冉氏兄弟對視一眼,最後由冉璡出來發言,“上個月我軍與蒙古大軍交戰,已按照曆史那般殺死了蒙軍統帥蒙哥,現在已經在執行造反計劃了。”

“嗯,你們雖然話不多,但行動卻很迅速。”

寧野讚賞地點點頭,接下來王堅他們要在南宋還存在的前提下造反,然後在川蜀大搞土地革命來招募兵員成立大宋遊擊隊,因此,糧食很重要。

“成都乃天府之國,向來物產豐饒,你們就每個種子帶點回去,看看百姓喜歡吃什麼,就多種什麼,如何?哦,對了!辣椒!必須買點辣椒回去,四川火鍋可是很有名的!”

“遵命!”

冉氏兄弟決定照寧野的話做。

雖然大明來的三位,這次啥也帶不回去。

但寧野這一波設身處地、因時製宜地幫各朝古人分析帶什麼糧食作物的種子回去種植,當真是讓朱元璋、朱標和朱允炆都大開眼界。

他們已經開始期待下個月的發薪日了。

“當然,上麵的分析隻是拍腦袋,還是那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家可以先試一試,日後再慢慢改進。反正等你們工資多了還可以繼續買。初期就多買點主推,其他的也都買一點帶回古代嘗試。”

“謝寧校長賜教!”

一眾古人不約而同拱手言謝。

寧野見大家都沒問題,就將各自對糧食作物的采購計劃提交給了係統。係統表示會安排統一采購,讓大家去校門口等著,很快物資就會送貨上門。

訂了貨的古人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地離開了。

唯有朱元璋、朱標和朱允炆還留在校長辦公室。

“寧校長,”朱元璋意味深長地笑了笑,“你看,我大明,咋弄啊?”

“還請寧校長/寧先生賜教。”

朱標和朱允炆這對父子,當即默契地配合朱元璋的提問。

朱元璋祖孫三人,雖然來自兩個大明,但歸根結底,麵臨的還是同一個問題。

那就是,未來過於強悍的朱棣,到底如何處理為好。

朱標活著,一切都好說。

但即便朱標沒有死,而且順利當上皇帝,他也要思考把朱棣安置在什麼位置上合適。

朱允炆,那就更不用說了,已經箭在弦上了。

再過幾個月,等朱允炆宇宙的朱棣,在北平發起“靖難之役”,那可就一切都晚了。

得知朱允炆剛坐上皇位就迫不及待地削藩,朱標眉頭皺得可高了,眉心都快擰成川字。

“允炆,你怎麼能這麼對待你的叔叔呢?”

朱標看了一眼朱元璋,生怕朱元璋暴起,又把朱允炆揍一頓。

畢竟,來之前,朱元璋可是剛剛揍過那個還什麼都沒乾的小朱棣的。

“皇爺爺,爹。”

朱允炆倒沒那麼懦弱,相反,他隻是害怕得不到祖父和父親的認可而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高考落榜,聽勸的我成了首富 重生95,分家後我挖出了金礦 異界,我們一家三口一起過日子 超凡美利堅:我的離奇召喚物! 重生千禧年,我帶領全村發家致富 夢遊記實 最強趕海王 火影:博人回到疾風傳 我在現世開辟修仙路 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