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林聽送了兩個玉米給村長和江嬸,他們家現在隻有兩個老人在家。
他的兒子和兒媳帶著孫子都在外麵討活計去了,不在他們身邊。
“村長,江嬸,你們吃晚飯了嗎?”
林聽到的時候,兩人正準備吃飯,飯和菜都擺上來了。
“林聽你過來了,還沒吃晚飯吧?過來跟我們一起吃。”
林聽笑著走進去:“不用了江嬸,我在家吃過了,這是我種出來的玉米,煮好的,拿來給你和村長嘗嘗。”
林聽種玉米,是全武山村的人都知道的事,雖然不知道這個是什麼,但心裡大概也明白,一定是能掙銀子的東西。
“玉米長出來了?這就是你說的玉米,它也是糧食的一種是嗎?”
這才多久啊,就長出來了,林聽還說,等明年還可以把這個玉米也給村裡人種呢。
“是的,我公公婆婆摘了一些回來,我特意煮好,拿來給你和江嬸嘗嘗的。”
村長知道,林聽一直也想幫村裡人,不管是玉米也好,還是辣椒都好。
隻要明年他們種植好了,能掙到銀子,誰還願意背井離鄉去外地做活計呢。
“好,你留下跟我們再吃一點吧,你江嬸飯做得也多。”
村長也來留林聽,這個吃不飽年代,誰家的飯會多煮呢,都是看份量的。
“我真的吃飽了,這個玉米我送到了,我就先回去了,我要是餓肚子,村長你不叫我,我都得跟你搶著飯吃呢,不用跟我客氣,我回去了。”
林聽還能跟村長開玩笑,看來她是真的已經吃過了。
目送林聽回去,村長才又坐下,把林聽送來的兩個玉米,一個遞給了江嬸,一個自己觀察了一會,才吃下去。
林聽種玉米的時候,他就見過,所以都不用教,也知道該吃哪個部位。
一吃到嘴裡,村長的反應和沈大力毫無差彆,都是平靜的吃了一口,瞬間狼吞虎咽了起來。
而且玉米的飽腹感還強,要是村民們每年繳了糧稅後,家裡還能有玉米充饑,那冬天和來年,就都不會過的很慘。
在吃到了這一口的時候,村長就決定,明年他一定要種這個玉米。
林聽也說了,這個玉米好養活,就算種在山頭,隻要有土的地方,它都能活。
“老婆子,明年我們也種玉米,把我們家的那個山頭的野樹全砍了,拿來種這個。”
江嬸沒有意見,這麼好吃的東西,就算不能掙銀子,她也想種起來給自己吃。
翌日!
林聽先是把兩個背簍的玉米帶去茶語樓,一個茶樓一個背簍的量。
她把東西交給小福,還有另一個茶語樓的掌櫃,並交代兩人怎麼做,以及教他們怎麼售賣這個玉米。
“林娘子,我跟你學了這麼久,你的意思我懂,一會你就看我的。”
小福先是讓人把玉米拿去蒸,煮的話,茶語樓一下煮不出那麼大的量,但蒸可以。
兩個背簍差不多有兩百根左右,一個茶語樓林聽放了一個背簍。
玉米拿來售賣,林聽當然要留在茶語樓看看效果,如果可以的話,明天她就可以找人去寧江莊把成熟的,慢慢采摘過來了。
蒸的玉米需要一點時間,大概一個辰時左右,才完全熟透。
蒸隻是時間慢了一點,但玉米沒有接觸到水,更能保留它本身的味道,比煮的口感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