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之所以早早立下太子,就是為了早點培養一下太子,順便打消其他諸侯王對皇位的想法。
劉恒之前,每一位皇帝的交接都引發了大動亂,如果不早早立下太子,為太子培養新班底的話,那麼太子繼位後,怕是很難接手朝政。
劉恒已經坐了皇位,堅決不允許兒子這裡出什麼差錯。
況且,劉啟加上皇太子的冠冕,劉恒的皇位也算徹底坐穩了。
畢竟劉恒諸呂寸功未立,宗室之中有些人,要求劉恒死後傳位給其他宗室。
這種想法在宗室中的呼聲很高,畢竟大家誰不想做皇位呢?
但是功臣集團哪能願意啊?
劉恒則從中調和功臣和宗室的利益,趁機立了長子劉啟為太子。
太子乃是國本,國本已立,其他諸侯王也就徹底沒戲了。
既然太子已經確立,不出意外便是未來的新皇帝,對太子的教育自然是很關鍵的。
劉啟已經七歲了,也該給他物色一位好先生了。
劉恒挑來挑去都不滿意,畢竟大臣們各懷鬼胎,要讓他們教太子,他們必然是投入太子一黨,到時候就麻煩了。
最後,劉恒還是將目標鎖定在雲哥身上。
————————
這天劉恒批完了奏章,就來到了竇漪房的椒房殿。
劉啟是他和竇漪房共同的孩子,為劉啟找先生的事情,劉恒想要和竇漪房商量商量。
椒房殿便是西漢曆代皇後居住的宮殿,如今,竇漪房被冊封了皇後,自然也搬到了椒房殿居住
劉恒走進大殿,卻看到竇漪房抱著小兒子在玩耍,大兒子劉啟則被晾在一邊,獨自讀書寫字。
看著劉啟抓耳撓腮的樣子,大概是對學習上的事不懂了。
竇漪房聽到腳步聲,抬起頭看到劉恒,急忙整理後衣裝,抱著兒子劉武對劉恒行禮,一旁的劉啟也趕緊放下了手中的筆,給父皇行禮。
劉恒不止一次看到竇漪房隻顧著小兒子劉武,將劉啟晾在一邊。
“皇後啊,劉武年紀也不小了,你應該放下他,讓他自己好好玩,啟兒現在正是學習的年紀,況且他又是儲君,應該多多關照一下他的學習,你老是在那抱著劉武玩什麼呢?”
“回陛下,武兒年紀小,正是需要臣妾教習的年紀,不然怕會長歪啊!
劉啟他已經懂事了,學習一些治國之道,臣妾又不乾涉,讓他自己在那學就可以,臣妾又何必一直盯著看呢?”
竇漪房懟的劉恒啞口無言,劉恒走上前,看了看劉啟正在寫的東西,上麵確實有許多不會的和做錯的。
竇漪房這麼偏心,劉恒也沒了和他聊事情的欲望,劉恒隻得拉著劉啟,領著兒子一起去了母親薄太後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