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簡陋的窗欞,灑在田青青那張帶著幾分嬌美與朝氣的臉上。
田青青悠悠轉醒,睡眼惺忪地坐起身來,伸了個大大的懶腰,仿佛要將一夜的慵懶都驅散。
爬下床,換好衣衫,簡單的梳好頭發,便趿拉著布鞋走到灶房,從一旁的木桶裡舀出一瓢清水,倒入木盆中,水麵頓時泛起微微的漣漪。
田青青將布巾浸入水中,輕輕揉搓了幾下,便開始擦拭起麵龐,清涼的水觸碰到肌膚,讓她瞬間清醒了不少。
田青青拿了個木碗舀了一碗水,用柳樹枝漱了漱口,簡單的洗漱過後,整個人顯得清爽利落了些。
想著憨男人今日上山摘水果,每日都忙得腳不沾地,甚是辛苦。
田青青瞧著那堆白麵,心中便有了計較,打算蒸些饅頭。
先取了適量的白麵倒入大盆之中,這白麵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微微的光澤。
田青青又拿了瓢,舀了些溫水,緩緩倒入麵中,她的手在麵盆裡熟練地攪拌起來,麵粉與水漸漸交融,起初是鬆散的絮狀,隨著她不斷地揉搓,慢慢變成了一個粗糙的麵團。
田青青揉麵的勁道十足,她把麵團從盆中取出,放在那撒了薄麵的案板上,繼續用力地揉壓。
麵團在她的手下逐漸變得光滑而有彈性,揉好後,將麵團放回盆中,用濕布蓋好,這便是醒麵了。
趁著麵醒著的功夫,田青青也沒閒著,將灶膛裡的火添得旺旺的,大鍋裡添了足夠的水,放上蒸籠,又在蒸籠裡鋪上浸濕的屜布,一切準備妥當。
待麵醒了約摸半個時辰,田青青揭開濕布,隻見那麵團比之前大了些許,還透著蜂窩般的小孔,這便是醒好了。
田青青再次將麵團放在案板上,揉了揉,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一個個劑子在她手中被搓圓,排列在案板上。
隨後,田青青將這些圓滾滾的劑子放入蒸籠之中,留了些空隙,免得饅頭蒸熟後粘連。
蓋上鍋蓋,大火蒸起。灶膛裡的火苗歡快地跳躍著。
不多時,蒸籠裡漸漸冒出了熱氣,那熱氣帶著饅頭的香甜彌漫在整個灶房。
又過了片刻,田青青估摸著火候差不多了,便熄了火,卻並未急著揭開鍋蓋,而是讓饅頭在蒸籠裡燜了一會兒。
田青青揭開鍋蓋,一股濃鬱的麥香撲麵而來,蒸籠裡的饅頭個個白白胖胖,像是咧著嘴在笑。
心裡盤算著在熬一鍋玉米糊糊,田青青便走向存放紅薯的角落,竹簍裡的紅薯個個飽滿,拿了幾根紅薯。
灶膛裡的火早已燃起,木柴在其中劈裡啪啦地燃燒著,鍋裡的水已經開始翻滾,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
洗淨挑選好的紅薯,切成大小均勻的塊狀,紅薯塊一入鍋,便沉到了鍋底,隨著鍋裡的翻滾慢慢翻滾起來。
接著,田青青把玉米粉倒入鍋中,用木勺不停地攪拌著,玉米糊糊在鍋中逐漸變得濃稠,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田青青耐心地守在灶邊,時不時地用勺子輕輕翻動著,生怕玉米糊糊會糊鍋,也怕紅薯煮得不均勻。
隨著時間的推移,紅薯的香甜氣息漸漸彌漫開來,與玉米糊糊的清香相互交融,那香味直鑽人心。
鍋裡的紅薯漸漸變得軟糯,玉米糊糊也熬到了恰到好處的濃稠度。
田青青盛出一碗,金黃的玉米糊糊中點綴著橙紅的紅薯塊,熱氣騰騰。
輕輕吹了吹,嘗了一小口,玉米的醇厚與紅薯的甘甜在舌尖散開。
田青青放下手中那隻空了的粗瓷碗,碗裡的玉米糊糊已被她吃得一乾二淨。
此時,後院傳來母雞“咯咯噠”的歡叫,她曉得,定是那老母雞下蛋了。
田青青起身,拍了拍裙擺上的些許碎屑,轉身走向西屋。
田青青在籃子裡掏出一把稻殼,又從屋簷下一旁菜籃子裡,挑出幾枚新鮮嫩綠的菜葉子,拿起案板上的菜刀,手起刀落,將菜葉子細細切碎。
把切好的菜葉子與稻殼一同倒入一個破舊的木盆之中,纖細的手指在盆裡熟練地攪拌著,不多時,那原本鬆散的稻殼和菜葉便均勻地混合在一起。
田青青端著木盆,邁著輕快的步伐往後院走去,這母雞與五隻小雞可是娘家人對她的一片心意。
當時娘拉著她的手,眼裡滿是關切與不舍,說道:“青青啊,這幾隻雞你要好好養著,下了蛋也好給自己補補身子。想起娘的話,田青青心裡泛起一陣暖意。”
來到後院,那母雞正昂首挺胸地在雞舍前踱步,五隻小雞則在一旁嘰嘰喳喳地嬉戲。
田青青將盆裡的食物倒入雞食槽,母雞瞧見,立刻撲騰著翅膀奔了過來,腦袋一低,便啄食起來,那吃相甚是急切,邊吃還邊發出“咕咕”的滿足聲。
五隻小雞也一擁而上,你爭我搶,小小的身子在母雞周圍擠來擠去。
田青青抬眼瞧了瞧雞窩,雞窩裡靜靜躺著兩枚雞蛋,圓潤而帶著淡淡的光澤。
臉上露出一抹笑意,輕輕彎下腰,小心翼翼地將雞蛋拾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