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青應了一聲,又想起什麼似的說道:“對了,你回來的時候若是看到什麼蘑菇,也采些回來吧。”
我想著咱們可以試著曬乾了存起來,日後燉湯的時候加點。
“好,我會留意的,趙石頭吃完最後一口飯,將碗放下,起身準備進山的行裝。”
田青青跟在他身後,幫他檢查著砍刀是否鋒利,鐮刀是否順手。
最後還往他的竹筐裡塞了幾個紅豆糕,綠豆桂花糕和一壺水:“這水和糕點帶著,餓了渴了就吃點喝點。”
趙石頭挑著兩個竹筐,看著田青青叮囑道:“那我走了,你在家關好門。”
“知道了,你早去早回,田青青站在門口,看著趙石頭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小路的儘頭,這才轉身回屋。”
而另一邊,小河村。
一大早,田家小院就熱鬨起來。田老漢天還沒亮透就忙活著,李氏也早早起身,煮好了糙米糊糊,蒸的玉米麵饅頭散發著質樸的香氣,桌上擺著一大碗涼拌黃瓜,一碟鹹菜。
田老漢一邊整理著院子裡的農具,一邊問李氏:“今天你去閨女家,東西收拾好了沒?”
李氏白了他一眼,嗔怪道:“當家的,前幾天我就想去看閨女,你不讓,說閨女才分家,娘家人上門拿糧食去補貼閨女和女婿,婆家人麵上不好看。”
依我看,趙家人分家這麼對咱閨女和女婿,趙老頭他們還怕不好看嗎?
趙家人不願意舍不得糧食,咱田家人舍得,也願意補貼閨女。
大兒子田勇在一旁附和道:“娘說的對,妹妹分家那天,我就不痛快,爹攔著我,不準我說。”
妹妹在趙家受了那麼多委屈,咱這當哥嫂的,怎麼能眼睜睜看著不管。
兒媳李大妮也輕輕點頭:“爹娘,咱多給妹妹拿點糧食去。”
青青那孩子從小就嬌弱,現在分家出去單過,肯定有不少難處。
田老漢歎了口氣,坐在板凳上,摸了摸自己的胡茬:“我也不是不想讓你們去幫襯青青,隻是這村裡村外的,講究多,但我這心裡啊,也一直惦記著閨女。”
李氏走過去,輕輕拍了拍田老漢的肩膀:“當家的,咱自己的閨女自己疼,彆管那些有的沒的。”
你前幾天還回來和我說咱們閨女,整個人都瘦了一圈,聽得,我的心難受的很。
田勇皺著眉頭,拳頭緊握:“爹,娘,我就想不明白,當初趙家來提親的時候,說得天花亂墜,什麼會好好對待青青,不會讓她受一點委屈。這才過了多久,就變了樣。”
趙老頭這次分家,太不厚道了,咱青山鎮都少見,不過我看妹夫是個好的,知道心疼妹妹。
李大妮趕忙拉了拉田勇的衣角:“你彆在爹娘麵前發火,現在咱們當務之急是多給青青帶些東西,讓她能把日子過好點。”
田老漢站起身來,看了看院子裡堆放的糧食:“行,等會兒把那袋新碾的一百斤大米帶上,再裝五十斤白麵和紅薯,青青小時候就愛吃這些。”
李氏臉上這才露出了笑容:“還是當家的想得周到。”
我去給青青拿三十個雞蛋,捉一隻下蛋的老母雞,我還給她養了五隻小雞,也帶上,說著,便轉身進了屋。”
田勇和李大妮對視一眼,李大妮小聲說:“相公,你說妹妹和妹夫能把日子過起來嗎?”
田勇思索片刻,回答道:“隻要咱多幫襯著,他們小夫妻齊心,肯定沒問題。”
我還打算農閒的時候,帶上妹夫去城裡接點活計做,讓他們日子好過點。
這時,李氏從屋裡出來,一隻手裡提著個竹簍,另一隻手捉著一隻老母雞,遞給兒媳李大妮,讓她去找個稻草把雞綁上。
田老漢看著院子裡老婆子準備好的東西,點了點頭:“那你們趕緊吃點東西,吃了飯就出發去青青家,早點去,還能幫著他們乾些活。”
田家人圍坐在桌前,喝著糙米糊糊,吃著饅頭和小菜,可心思卻都已經飄到了田青青那裡去了。
吃完飯,田勇肩上挑著一筐大米,一筐白麵,那扁擔壓在肩上,他卻走得穩穩當當,仿佛有著使不完的力氣,隻想著能快些把這些糧食送到妹妹田青青家。
李大妮背著一袋紅薯,一袋花生,手裡提著一隻老母雞,那老母雞不時撲騰兩下,她也緊緊地抓著不鬆手。
李氏背著一個小竹筐,裡麵是五個一斤多重的小雞,它們在筐裡嘰嘰喳喳地叫著,李氏手裡還挎著一個竹簍,裡麵放著三十個雞蛋,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田老漢站在院門口,目光中滿是關切與不舍,一直目送著老伴、兒子和兒媳遠去的背影。
一路上,他們遇見了不少同村的人。李氏故意大聲地說道:“趙家給咱閨女他們分家了,去看看閨女。那聲音裡帶著幾分氣憤與無奈。”
路過村頭的老槐樹下,幾個嬸子大娘正在嘮嗑,其中一個問道:“這是乾啥去呀?”
李氏提高了音量回應道:“趙家把我家青青分出去了,分了個空屋子,啥都沒有,這當娘的能不心疼嘛,帶點東西去看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