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仙人,除卻法力比凡人渾厚一些,壽元比凡人悠長一些之外,便沒有彆的長處。
——而這種仙人,便是敖丙所說的‘殘次品’仙人。
而那些真正的仙神,則是在登仙之前,便開始謀劃登仙過後,執掌元氣的核心。
修行者們采集湖光山色之美景,或是日月輪轉之浩大,又或者是四季更迭之玄妙等等,將這些東西,融入元氣當中,如此,本質相同的五行元氣,風雷之氣等等,便是化作各有特色的‘炁’。
這各具特色的“炁”,便是仙神們執掌元氣變化的核心。
‘炁’,便似乎仙神們法力真正的本質,有了‘炁’的特色,仙神們的法力,才會有著各自的不同,才會越發的穩固,而不至於對外加的變化,少有抵抗力,被那天地元氣一引,便不由自主。
有了‘炁’的存在,仙神們以此引動天地之間元氣的變化來施展術法的時候,他們所施展出來的術法,便也會在‘炁’的影響之下,變得更加的玄妙,也更加的靈動,甚至,會帶得有一些更加隱秘的力量。
比如說,有人參悟四季更迭之玄妙,將其煉成自身的‘炁’,他們以此而成的法力,便自然帶得有四季輪轉的變化,有著或是令萬物腐朽,又或是削人壽元等等之類的威能。
有時候,一些強大的仙神在對敵的時候,都不需要施展什麼術法,隻是催動自身的法力,便能將敵人製服,這便是他們法力本身,也就是‘炁’的玄妙。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法力’,或者說‘炁’,其存在的本身,便是天地之間,最為玄妙的一種法術。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而天地之間的諸多仙神,也隻有煉出了‘炁’,煉出了‘法力’的仙神,才有機會得到天庭的認可,成為天庭的一員。
正是因為這‘炁’的玄妙,故此,在每一個宗派當中,‘炁’的存在和煉炁法,便是那些宗派最大的隱秘。
這法門,不具文字,口口相傳,除卻宗門掌教以及掌教的傳承者之外,其他的仙神,根本就不會知道。
而敖丙作為龍三太子,有關於‘炁’的消息,東海龍王自然也早早的就對他有所提點。
天地元氣,金木水火土,陰陽風雷雲,都是平等的,並無高低上下的區彆。
但仙神們練炁的時候,根據他們練炁時所采集的氣象不同,以及練炁法的不同等等,他們所煉出來的‘炁’,自然也是有高低上下之區彆。
炁的品質越高,仙神施展法力的時候,所撬動的元氣的變化,也就越發的不可揣度,最終其所施展出來的術法,也就越發的玄妙莫測。
“這煉炁法,還真的是一個問題。”敖丙忍不住斟酌起來。
他而今所修行的法門,乃是祖龍秘傳,升龍禦天經。
但這升龍禦天經,是祖龍於妖族的時代所推演而出的修行法——那個時候,天地之間根本就沒有‘炁’的定義,或者說,那無數妖族身上所自帶的,有著各種特色的‘妖氣’,便是等同於‘炁’一般的存在。
如此,祖龍在推演這升龍禦天經的時候,自然也就忽視了所謂‘炁’的存在,這升龍禦天經中,也沒有所謂的‘練炁’法——至少,第一卷中是沒有的。
龍族傳承良久,龍宮當中,當然不會缺少煉炁法的存在——比如說,每一位真龍,他們自身的氣息和天地元氣相合,便是一種被稱為‘真龍炁’的‘炁’。
敖丙此時,雖然不曾練炁,但真龍血脈之下,也有近乎於真龍炁一般的法力,這才能讓他在施展術法的時候,能輕而易舉的壓製那些尋常的仙神。
問題在於,煉炁法,乃是妖族的時代被埋葬過後的產物,而敖丙所修行的法門,卻是妖族時代的修行法。
這隔了一個時代的修行法和煉炁法,他們之間的相性到底如何?他們之間的匹配度,到底如何?
敖丙先前的時候,也並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畢竟,他在找到升龍禦天經第二卷之前,並沒有登仙的打算。
但現在的話,敖丙卻突然發現,這煉炁法,已然是他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了。
“還是得先找一找那升龍禦天經的第二卷。”
“若是那第二卷中,的確缺了煉炁法的話,便看看龍宮當中所傳下的那些煉炁法,和升龍禦天經的相性,到底如何。”
“實在不行的話,以真龍炁為基礎,強行用天地之源來衍化適合自己的炁,也不是不行。”
敖丙思索片刻,有了決定過後,注意力才是又重新落回到太乙真人另外一部分言語上。
“速離乾元山,一路往北過黃河,於黃河邊上孟津渡靜候。”
“待得有一老者背雲霞,負華彩而至時,三太子送其過河,自有機緣。”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