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黃河,四瀆
第598章黃河,四瀆
正上方的,自然是高臥的黃河河伯夷。
而河伯夷的對麵之神,則是一個人身女相之神,屈膝坐於玄珠之上——長江之主宰,奇相是也。
左邊是一個大缸,缸中是一團混蒙不見真形的水流,隨著天光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流淌,這水流,亦是顯化出不同的形狀——此乃濟水之王,濟瀆君是也。
而在右邊,則是一根柱子,一個白毛大猿的虛影,便是懶懶散散的坐在這柱子上。
不是彆人,赫然便是應該被鎖在淮水當中不見天日的淮水禍君無支祁!
龍族是四海之主,四海當中的水流,都歸龍族管。
而此時聚集在黃河當中的這四位,便是四瀆之主。
中域岸上所有的河流,都歸他們管!
至於說四大部洲當中的河流歸不歸他們管,隻看他們願意還是不願意。
“龍族的小子就要來了,你們做出決定了嗎?”夷看著麵前的老朋友們,目光當中,充滿了得意。
四瀆之主,各自有自己的脾氣。
濟瀆君安靜。
奇相溫柔。
無支祁鬨騰。
而河伯夷,不安分!
沒錯,河伯夷,不安分。
天地之間的後來者們,想必很難想象得到這個事實——四瀆之主當中,脾氣最不好最不安分的,不是曾經引動大水席卷大地,造成了一場前所未有之水災的淮水禍君無支祁。
而是這位黃河之宰,河伯夷!
在無支祁被鎮壓之前,河伯夷在天地之間的名聲,可比無支祁要壞多了。
他甚至是連劫掠人皇之女的事,都乾過。
為了讓這位河伯夷安分一些,老實一些,人族的好幾位人皇,都與河伯夷發生過直接的戰鬥和衝突。
隻不過,這位河伯夷,不安分歸不安分,但其做事,卻一直都卡在那一條線上,在那一條線上左右橫跳。
總而言之便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那種。
不像無支祁一般,平日裡老老實實的,和乖寶寶沒什麼區彆,但一整,就整了個前所未有的大活兒。
自己被鎮壓也就算了,連帶著天地之間所有的水神,都成為了被警惕的對象。
而天地之間的猴屬生靈,更是遭了無妄之災,直接就變成了脾氣暴躁,做事莽撞全然不計後果的代表,每一個將要成道的猿猴之屬,都是被詳加關注——明明是天地之間在靈性與數量上僅次於人族的種族,結果彆說是成道的數量了,便是成妖的數量,都是遠遠的少於其他的種族。
這其間,若說是沒有受到無支祁的牽連,在場的幾位,都是絕對不行的——以他們的功體和見識,自然能看清天地運轉時更加本質的一些東西。
天人一體,不隻是昊天在講,而是天地之間所有的仙神們,都這麼認為,隻不過,每個人對‘天’的定義,對‘人’的定義,都有所區彆罷了。
比如說,眼前這四瀆之主,他們所認知的天,便是‘天意’。
可天乃混蒙之物,其意又從何而來?
故此,所謂‘天意’者,實乃‘人心’也。
而‘人’,則是天地之間無窮之生靈——‘人心’,則是天地之間無窮生靈的念頭。
常人所說的聖人之意即為天意,大羅之意即為天意,隻不過是因為聖人和大羅的念頭,在生靈的念頭當中,占據了最大的比重。
天地之間,其他生靈的念頭加起來,比不過聖人,比不過大羅,那麼天意,自然便是遵循聖人之意而動,遵循大羅之意而動。
如此,當天地之間無數的生靈都忍不住的排斥,或是忌憚什麼東西的時候,那於天地而言,便是天地對這東西的‘警惕’或是‘厭惡’。
無支祁引水災而受天地之間無數生靈所忌,連累猿猴之屬被無數生靈所忌,落於天地之間,便是整個猿猴之屬,都被天地所忌,想要開啟靈智,想要成妖成道,也都比其他的種族更加艱難。
就如曾經的共工撞斷天柱,引發天地之間的第一次水災,在天地之間,於‘火災’之外,再添一個‘水災’。
於是共工,便也為眾生所忌,為天地所忌。
非但是他的血脈不曾流傳下來,便是他所留下來的傳承,共工之法,明明是極其強橫的法門,但卻從未有人修成。
有心參研那共工法的仙神,一個個的,也都是中途遭了橫禍。
這就是受天地所忌,受眾生所忌的結果——天地之間的生靈,無論是誰,隻要一知曉你修行的乃是共工法,便本能的覺得你會搞大事,便平白的對你多了幾分警惕,多了幾分惡意。
彆說是修行共工法的仙神了,便是太古時代人族那些以‘共工’為名的水官們,又有哪一個是能善終的?
人族最後一位人皇大禹皇過後,‘共工’的稱呼,以及水官的職位,便徹底的消散在了天地之間。
是以,人族的最後一位人皇,亦是天地之間的最後一位水官,最後一位共工。
有仙神戲言:水官氣運十鬥,共工折騰掉一百鬥,大禹皇獨占一百一十鬥,而共工之後,大禹皇之前,所有的水官們加起來,倒欠兩百鬥。
這就是天地之忌,眾生之忌,連人皇都壓不住的恐怖玩意兒。
同時,這也是束縛在四瀆之主,束縛在所有的水神們身上的枷鎖——天地之間有名有號的水神們,隻要能成就大羅,便都能感受到這種天地之忌。
在無支祁所引動的水災過後,相應眾生之忌而來的天地之忌。
而黃河河伯將奇相他們找過來的原因,便是為了解決這天地之忌,要擺脫這天地之忌。
思及此處,河伯夷心中的欣喜,就越發的明顯起來。
他做夢都沒想到,敖丙會成長到這個地步,龍族會成長到這個地步。
一開始,他見敖丙,隻是見敖丙有‘持正’之心,有入道之法,對水流的親和力,亦是無與倫比,於是,便想要將敖丙帶進黃河,令敖丙替他執掌黃河,以分擔那‘天地之忌’。
於是,他便去了東海,和東海龍王達成了約定,請敖丙往黃河一行。
然而,一個恍惚數千年過後,敖丙和龍族,都已經是脫胎換骨。
原本,他身上的天地之忌,隻能讓龍族承擔一部分。
可現在,彆說隻是他身上的天地之忌了,便是四瀆當中,其他三位的天地之忌,龍族也能一並承擔了。
如此一來,原本隻是他和龍族之間的事,卻是一下子就讓得到了另外三瀆的大人情。
至於說龍族……就算敖丙知曉他們要承載天地之忌又如何呢?
他一樣會感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