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流言之上的天地之計
第627章流言之上的天地之計
鎬京畢竟是姬周的王都——雖然不滿姬周王室,但敖丙也不得不承認,就算此時人王的權柄大不如前,但在人王的大義之下,依舊有許許多多的人族才智之士,聚集在鎬京。
這些才智之士當中,必定會有人盯著聚集起來的戎狄部。
戎狄部隻是聚集抱團求生,倒也不會引發鎬京的警惕——可如果戎狄部中出現了兵器,那麼戎狄部對鎬京的威脅,就會直線上升。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戎狄部距離鎬京,也不過隻隔著一道關隘。
甚至於那關隘,都能直接視作鎬京的外城牆。
所有,一旦戎狄部有了兵器的來源,呈現出了對鎬京的具體威脅,那麼鎬京必然會出兵將戎狄部重新打散,以彰顯人王之武功——一如不久之前,在諸侯之間作為裁判的鎬京,親自下場鎮壓不服,攻破褒國一般。
更何況,敖丙要針對的,乃是一朝之人王,是人間大地的主人,得天地之所鐘,在人間大地所實行的,對付他的謀劃,具體施展起來的時候,也總會出一些意外,而那些意外,也都會不自覺的,偏向對人王有利的方向。
是以,敖丙的計劃所追求的,也便是一個大巧不工。
越是精巧的計劃,其步驟就越是繁雜,就越是容易出現變故,就如同是棋盤上花團錦簇的棋子,化作星辰大龍之形,局勢一成,固然令對手絕望,可在局勢成型之前,卻總會有一些東西來動搖你的棋子——故此,想要贏棋的另外一種辦法,那就是舍棄那棋子的諸般變化,以理服人,將這棋盤當做兵器拍過去就是了。
這個法子,最為簡單直接,也最為不必擔心種種意外的情況發生。
“接下來,就是等了。”
敖丙的目光落到小赤水兩岸的虎爪龍牙草上。
作為靈草,其存在,自然有著天然的規模上限——況且,這虎爪龍牙草,是汲取這小赤水當中金鐵之氣而生的靈草,小赤水當中的金鐵之氣,來源在於水眼處的兵山,而不在於小赤水本身。
故此,數千年來,天地大變,小赤水也從無根之水化作了有源之河,流域得以擴張,其地下流域之所,更是貫穿了不少的金屬礦脈,但小赤水兩岸的虎爪龍牙草,也隻是保持著一種不枯萎的姿態,而在數量上,卻早已是停止了增長。
敖丙粗略的點了點,小赤水兩側的虎爪龍牙草,品質都是極佳,沿根折下來,便能直接當做修行者駕馭的劍器之用——但數量,卻隻得寥寥數千。
遠遠不足以裝備戎狄的大軍。
思索之間,青龍的權柄,便已經是被敖丙引動,在這小赤水的兩岸流淌起來。
旁邊的驪女,同樣也是心有靈犀的引動了白虎的權柄。
青龍與白虎的交錯之間,小赤水流域的數千株孕育了數千年,品質極佳堪比上乘劍器的虎爪龍牙草,其間的本質,便如同是在火焰之下融化的金鐵一般緩緩的化作鐵水,沿著他們的根須,沿著小赤水的流域,緩緩而動。
在這些本質極佳的虎爪龍牙草退化之際,更多的虎爪龍牙草,也便是在這小赤水流域當中蔓延出來。
這就是敖丙和驪女的決定,舍其質,求其量。
小赤水當中,那獨有的鎧蝦兵魚,亦是在生機的催轉之下,數量緩緩的增多——退化的虎爪龍牙草,是為兵刃,那這多出來的鎧蝦兵魚的鱗甲,便是甲胄。
……
就在敖丙和驪女聯手調和小赤水當中生態之時,一個莫測的身形,亦是在所有人都不曾察覺到的情況下,敲開了玉虛宮的大門。
“張百忍,見過玉清元始聖人。”
“你還不甘心?”玉虛宮深處的雲床上,慶雲之下的元始天尊,緩緩睜開雙眼,整個玉虛宮,都仿佛是經曆了一次開天辟地的過程,其內從無序的混沌,化作了有序的天地。
“甘心也好,不甘心也好。”
“這並不重要。”踏進玉虛宮的張百忍神色莫名。
“我隻有一個問題。”
“重創至今未愈,連在眾神麵前露麵的昊天,真的還有能力執掌而今的天地嗎?”
“所謂受國之垢為社稷主,受國之不詳,為天下王。”
“而受天地之垢,受天地之不祥,方為天帝。”
“換言之,為天帝者,必受天地之垢,必受天地之不祥。”
“昊天全勝之時,倒也罷了。”
“但如今重傷的他,還能承載這天地之垢,能承載這天地之不祥嗎?”
“如此之局麵,幾位聖人也依舊是不出麵,依舊是令業位歸於天庭,硬生生的令昊天受此不祥之垢,這對昊天天帝,未免是過於的不公了。”
張百忍說著,似乎是在為昊天大天尊叫屈一般,又似乎完全不在乎麵前這位聖人的偉力一般,徑直在這玉虛宮中找了一個蒲團坐下來。
“以我之見,不如在昊天之下,重設六禦之尊位。”
“昊天養傷之際,由六禦輪流執掌天地諸般事務,輪流承載天地不祥之垢。”
“如此,於內,有六禦強勢鎮壓,暗流自當消散。域外,昊天大天尊傷愈歸來的時間,亦可提前。”
“正是兩全其美。”
“聖人以為如何?”
“這就是你炮製西昆侖流言的緣由?”元始天尊漠然的目光垂下,“以西昆侖為由,讓瑤池的目光,不得不從天庭轉移到西昆侖。”
“然後趁著她對天庭疏忽的時候,起六禦之變?”
“不是我。”張百忍搖頭,“而是大家。”
“往昔的時候,昊天道友獨掌天地,能令天地一心,亦符合所有人的利益,能壯大所有人的道途,故而大家都願意支持他,便是你們這些聖人,亦不例外。”
“但時代不同了。”張百忍沉聲道,“業位體係之下,所有人的功體,都大有精益——偏偏,昊天大天尊的打算,卻是要徹底的消弭這業位,讓這得自於開天辟地的本源,平等的散於天地。”
“誠然,業位消弭,開天辟地的本源歸於天地,他這位大天尊,自然能順勢能進一步。”
“但我們呢?”
“我們這些承載了最大之業位,也承載了來自於開天辟地之最大壓力的大羅們,我們又當如何呢?”
“業位源自於開天辟地,承載了開天辟地的玄妙,本質極高——我們作為大羅所求,便是開天辟地。”
“於是我們在承載業位的時候,我們的道果,自然也就受到業位的影響。”
“這業位,也隨之化作我們道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