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雨水,自天而落。
無比清新的水之元氣,便在這雨水之間,在這洞天當中流淌起來。
片刻之間,蒙蒙細雨,便是化作傾盆如注的大雨,將這洞天都淹沒,在這洞天之底,緩緩的堆砌,積累。
最後,化作汪洋。
洞天當中,那諸多遊離的浮島,也在這一刻,化作真正的島嶼。
至於說洞天當中的那些封鎖洞天,試圖將敖丙困死於此的太乙們,在那雨水落下的時候,便已經是各自施展手段,從這洞天當中逃了出去。
畢竟,敖丙乃是天龍,是執掌了呼風喚雨的天龍。
當這洞天當中的雨水落下來的時候,這一處絕靈之地,這一處,他們費了不知道多少心思才營造出來的陷阱,便已經是徹底的化作了屬於敖丙的主場。
若是再不走的話,等到敖丙騰出手來,他們便再也沒有離開的機會了。
敖丙也懶得去理會這些太乙,隻是專注的,駕馭著青龍的力量,和那不可揣測的歸墟角力。
而在天地之間,所有看著這一幕的仙神,都是震撼。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青龍探爪,雲上升珠。
這樣的一幕,堪稱是天地之間的絕景。
更是青龍偉力的,前所未有的體現。
仙道貴生——仙神的力量,其強弱,從來都不在於殺伐。
同樣的,殺伐之高低,也從來不在於偉力的強弱。
可此時,敖丙化身青龍所做的,從歸墟當中將衰朽的洞天給撈出來,令衰朽的洞天,重現生機,這正是仙道貴生這理念的體現。
相比於殺伐而言,這才是對仙道偉力的,最為徹底的昭彰。
“於修行而言,這位龍君,已然是走到修行的極致了。”天地之間,不知道多少大羅感慨。
——越是作為大羅,他們才越是震撼於敖丙此時的姿態。
對於太乙而言,通往大羅的儀軌,是通往大羅的通道,可同時,這儀軌,亦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太乙行儀軌,隨著那儀軌一點一點的變得完善,太乙的實力,會越來越強,其給與太乙的壓力,便會越來越強。
是以,在這儀軌展開的過程當中,太乙越來越靠近大羅,其本源,越來越強橫,但其所動用的力量,卻是越來越薄弱。
說得更形象一些,這通往大羅的儀軌,便是天地對太乙的一種機製壓迫。
而太乙,便在這壓迫之間,在‘舍棄’了自己的法力,舍棄了自己的神通過後,完成那最終極的蛻變,道種在大道之間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然後摘下道果,成就大羅——就如同是凡人在生死之間悟道一般。
在這樣的情況下,太乙催動法力衍化仙道玄妙,便和一位強者一邊單手撐天,一邊和敵人廝殺一般。
而敖丙,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邊維係著那儀軌的穩定,令儀軌絲毫不曾動搖的時候,一邊衍化青龍之象,托天而起。
是以,隻這一瞬間,天地之間的那些大羅,便都清楚的意識到了敖丙的根基和實力——尤其是那些自歸墟而出的,對敖丙還不算了解的大羅。
至於說那些承接了歸墟,但卻因為天地的不同而不曾衍化道果的太乙們,此刻更是個個驀然。
一開始的時候,這些太乙,對於敖丙,都是有一種輕蔑的——敖丙的名聲再大,也隻是一位太乙。
和他們這些成就過大羅的存在,有著本質的區彆。
敖丙的威能再強,他們看敖丙的姿態,也依舊是一種大人看小孩兒的姿態。
所以他們在謀算敖丙的時候,沒有絲毫的壓力。
可此時……
一位又一位的太乙,以自己的道種衍化天地,在自己的麵前模擬那青龍垂爪的絕景。
可無論如何,他們都難以如同天上的青龍一般,以那從容的姿態,將那‘明珠’從虛無當中,給撈出來。
太乙之絕。
大羅之下第一。
天地之間的太乙們,無論是在敖丙之後成就太乙,錯開了和敖丙同一時代的新人,還是那些承接了歸墟的太乙們,從未有任何一刻,能如此時一般意識到敖丙的實力。
尤其是淮盟的那些仙神。
在接了敖丙的法旨過後,四瀆龍庭的龍神,乃至於四海的龍族,一個個的都是偃旗息鼓。
這在淮盟的仙神們眼中,難免就顯得龍族懦弱。
畢竟,一個太乙,能令整個龍庭,令整個龍族,都如此的服服帖帖,這怎麼可能?
是以,在很多人看來,‘敖丙的法旨’,更多的,隻是一種龍族怯戰的借口而已。
但這個時候,淮盟的仙神們,都真真切切的理解到,為什麼龍庭和四瀆的龍神,對敖丙會有這樣的信任。
敖丙說,大羅過後,自有清算,那些龍神們,便都是偃旗息鼓,等著敖丙成就大羅——此刻,所有的仙神,都意識到了,這種信任的來曆,到底在何處。
同樣的,那各處的大羅,也都是明白,為什麼鎮元子和其他的聖人們,都會選擇敖丙來作為重建信任的基石。
除卻敖丙本身在天地之間的奇特地位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敖丙的實力!
這如此強橫的實力,足以保證,除非是真正的大羅出手,否則的話,大羅之下,沒有任何一位太乙能奈何得了敖丙。
縱然敖丙並沒有成就金剛不壞,也不似金剛不壞一般,無缺無漏。
“這哪裡還是太乙?”
“分明便已經是大羅之象了。”
一位又一位的大羅令自己的氣機,在天地之間顯現。
大道震撼的同時,時空長河當中,更是卷起無數的漩渦,卷起無數的波濤。
那是天地之間的許多大羅,都選擇了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麵對對敖丙的‘邀約’——他們在邀請敖丙,往屬於自己的時空當中一行。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