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城將破
第751章城將破
章邯當然不急。
不止是他不急,旁邊的趙高,更是不急。
寶鼎,乃是人心之寶。
何為人心之寶?
天地之間,無論是最頂級的靈寶,還是尋常的法寶,若是無人催動,若是無人灌注法力,灌注天地元氣,他們的威能,都會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一點一點的削弱。
但人心之寶,卻是一種積蓄之寶。
縱然無人催動,但這人心之寶出現過後,人心自然會向其彙聚。
人心之寶的威能,也會在時間的推移之下,越來越強。
所以,章邯和趙高根本就不著急。
隨著時間的推移,項羽他們的體力,固然是能得以恢複,得以補充,但這人心之寶對他們的鎮壓,和對自己的加持,都會越來越強,他們的勝算,也會越來越大,他們生擒項羽的機會,也會隨之越來越大。
大河之畔,項羽帶著麾下的精兵再度衝陣,想要衝破章邯的封鎖時,大澤之城的局勢,也已經到了最為危險的時候。
無論劉三陳涉他們,如何激勵士氣,但城中的軍民,和城外的秦國精兵,這差距——無論是數量上的差距,還是卻是始終都存在的。
無論是數量上的差距,乃是在訓練,在體力上,以及裝備上的差距。
而這樣的差距,顯然不是隻憑借劉三和陳涉所鼓舞起來的士氣,便能填補的。
一開始,城牆上的守軍,還能勉強擋得住秦軍的攻勢。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抵擋,便越發的艱難起來。
當項羽踏破敵陣,然後被包圍起來的時候,秦國的精兵,已經有數次登上了城牆。
堆在城牆下的屍骸,都已經快要和城牆一般的高——城牆之下的秦國精兵,都幾乎是能直接踏著那些屍骸而上,而不必再依靠攻城的器械,才能踏上城牆。
陳涉身邊的張良,將眉頭皺的前所未有的緊。
還在帶著那些遊俠們攔截秦軍的劉三,亦是如此。
他們對戰陣,軍爭,也有著相當的理解——在他們看來,所謂戰陣,比的就是誰的精兵更多,比的就是誰的士氣更足,比的就是誰的裝備更好,比的就是戰場更加的有利於誰。
可此時,城牆上戰局的發展,卻是令他們重新認識到了戰爭的本質。
國力之爭。
什麼兵法,什麼戰策,什麼人心,什麼士氣,統統都隻是國力的映照。
秦國和大澤之間,那極其懸殊的國力差距——於是,大澤之地,連戰連勝,卻越戰越弱。
反觀章邯,屢戰屢敗,卻是越敗越強,越是敗,其麾下的大軍,便越發的多。
亦如此時,他們守城的一方,地利自不必說,守城之軍的士氣,也是強橫——尤其是陳王將項羽已經踏破三十萬大軍軍陣的消息出來過後,守城大軍的士氣,更是高漲熾烈。
反觀城下的秦國之軍,雖然軍勢雄渾,但城牆的存在,卻是令他們的軍勢,難以徹底的發揮出來,這城牆上的戰場,也是對秦軍的兵多將廣,有著極大的壓製,使得他們難以全麵開戰,亦是令他們的前軍,難以撤下去進行輪換。
那秦國之軍的士卒,亦是在攻城之間,一點一點的變得士氣低落。
但偏偏,那幾位掌兵的副將,卻是硬生生的,用命來填平了這一切。
屍骸,將城牆的天塹化作通途。
秦軍後方的軍隊壓過來的時候,大澤之地的守軍,縱然是有著輪換,但輪換的士卒,也遠遠還不曾將體力休整完畢。
仗著那龐大的數量,秦國的幾個副將,便赫然是將這攻城戰,給打成了一場正在圍剿疲兵的圍剿戰。
“張相,吳相,項羽將軍那邊,什麼時候能回轉。”
“城牆上的戰局,真的要撐不住了。”劉三抹了一把臉上的血。
而吳廣和張良,則是看著麵前的劉三,神色當中,亦是有所驚愕。
劉邦有帶兵的才能,這一點,他同樣也聽說過——但還是那句話,不曾經過驗證,誰也不敢將城中不多的兵馬,交給劉邦一部分。
所以一直到現在,劉邦所帶領的,也依舊隻是城中的那些遊俠。
可偏偏,在這守城的戰爭當中,劉邦所帶領的那些遊俠,他們所發揮出來的作用,赫然是比四麵城牆上,那些曾在項羽麾下追隨項羽的將領們,還要來得大。
那些將領彼此的配合之間,都有相當的破綻——然而,劉三帶著遊俠們加入過後,便如同是流水一般,悄無聲息的滲透到這些將領們的防禦之間,不但是補充了這些將領們在防禦上的破綻,更是將他們調動時候的衝突,都不經意的抹平。
在劉三的補充和填補之下,明明這守城的士卒,是歸於不同的將領所統率,但在進退之間,卻如同是在隨著同一個號令而動一般。
——如果說現在,這些將領們調度兵馬的能力,隻能算是三流,最多也隻是勉強觸及二流的話,那麼在劉三的輔助之下,在劉三的引導之下,那些將領們調度兵馬的本事,都穩穩的停在了二流這一個檔次。
而且,不是尋常的,隻懂得衝鋒陷陣的二流將領,而是有著為帥潛質的,能讓自己的調度,配合整體戰局進退的將領。
最可貴的是,劉三對那些將領的引導,配合,絲毫不曾凸顯自己的存在感,更不曾讓那些將領們有所察覺。
到現在為止,那些將領們,都認為是自己調度兵馬的本事,在這殘酷的戰場上,有了質的突破。
是以,陳涉吳廣他們,對於劉三的意見,亦是越發的重視。
當聽著劉三認為,眼下的城牆,已經快要守不住的時候,陳涉他們,都沒有絲毫的質疑——儘管在他們看來,這城牆上的戰局,無論如何,都還能再穩穩,儘管這距離他們原本所計劃的堅守的時間,還差了許久。
畢竟,雖然秦軍能踏著屍骸而上,但在屍骸上列陣,和他們在城牆上列陣,這難度,以及所需要的心思,需要耗費的體力,都截然不同。
可既然劉三都鄭重其事的提出來了,那就說明,劉三必定是看到了一些其他人所不曾看到的隱患。
“城中婦孺老幼,都已經撤進內城了嗎?”陳涉問道。
大澤之城雖然簡陋,但也是按照正規城池的規格來修建的,其內,有陳涉的王宮,有甕城,有內城,有外城,有郭城幾個部分。
不過在項羽出城的時候,最外的無險可守的郭城,便已經被放棄。
“都已經撤進內城了。”張良點頭。
組織城中的百姓,往內城撤退,往王宮撤退,這一點,是這守城戰才一開始,他就已經在做的事。
“那我們也往內城撤。”陳涉回頭看了一眼外城那些空蕩蕩的屋子。
人雖然已經都撤了,但屋中的一些衣服,卻都還在。
那些撤退到內城的人,還等著這大澤之城守住過後回來。
“劉三,你引著大家,往內城撤去,在內城堅守。”
“吳廣,外城的這些宅邸,統統拆掉,拆不走的,便燒掉,不可令他們為秦軍所用。”
“張良,你和吳廣一起,帶人將這些被毀掉的宅邸,財物,糧食,都核算清楚,記錄清楚。”
“等這一戰結束了,都賠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