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敖丙的驚歎
第799章敖丙的驚歎
“娘親。”龍吉公主回到屋舍之內,臉上的紅霞,都還不曾散去。“那青龍,好生無禮。”
“如此無禮,為何不乾脆打殺了他。”屋舍當中,老婦人戲謔道,“你在那鳳凰山所殺的無禮之輩,還少了不成。”
“娘親。”調笑之間,龍吉公主越發的羞澀起來。
她亦是不明白,自己明明應該是生氣的,但為什麼,卻絲毫提不起半點兒的殺意。
更不明白,為什麼見了這青龍過後,便有一種源自於心底的好感——縱然那青龍的模樣俊朗,天地少有,但也不該如此。
“好孩兒,做什麼決定,且問心而行就是了。”
“以你的身份,這天地之間,還有什麼好忌諱的。”瑤池娘娘安慰道,“你又在擔心什麼。”
“娘親,人心總不會突然而變——那青龍,是不是暗地裡在我身上下了咒法手段?”龍吉公主說著自己的憂慮,說著,龍吉公主自己都不太好意思繼續說下去。
畢竟,瑤池娘娘親自守在這裡,又怎麼可能讓自家女兒身上,被什麼咒法影響?
所以,她當前的感覺,都是由心而起的。
“娘親,青龍的狀況,真真是糟糕——人間是非之所,他又為眾矢之的,長留於此,怕是不太好。”好片刻過後,龍吉公主才是扭扭捏捏的道。
“想和他一起去,去就是了,又何必作此扭捏之態。”瑤池娘娘笑著道,“這人間,同樣不是你的久留之處,能借青龍之名,避開人間風波,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可是陛下……”龍吉公主神色,一下子就變得黯然。
她始終都記得,自己是被‘貶下人間’的。
若是自己貿貿然離開人間,那玉皇的態度會如何呢?
而且,就如今的局勢來看,青龍和玉皇之間,也不是很和睦的樣子。
自己私自踏出人間,已經是會令玉皇不滿了,更不要提,是和青龍一起,和截教弟子一起踏出人間。
龍吉公主都能想到,這決定過後,天上的那位玉皇,會如何的暴怒。
父女之間,本來就有裂痕,這麼一遭過後,那裂痕,豈不是更加的難以愈合。
聽著龍吉公主的憂思,瑤池亦是愣了愣,然後才是負氣出聲。
“你乃昊天之女,與他玉皇何乾!”
聽著這話,龍吉公主的眼睛,瞬間瞪大,目光當中,滿是不可思議。
而在屋舍之外,敖丙原本半躺的身形,亦是豁然間豎起。
在他的感知當中,那昊天之炁,以及昊天道人的憑依,其存在的錨點,都在這刹那之間,增強了三分!
要知道,那昊天之名雖然在這天地之間留下了痕跡,可在留痕過後,那痕跡,那錨點,便也隻是維係著一個不曾退轉的模樣,至於說增強——除非是他在天地之間顯聖一次,不然的話,那昊天的痕跡,便幾乎不可能再增強。
而按照敖丙的打算,便是自己要以昊天弟子的身份,行走於天地之間,在鑄就這一個世代的傳說之時,將那昊天的存在,逐漸的擴散開去……
可惜,在白虎道宗之事當中,敖丙還來不及具昊天之名,便被那元氣炮轟下……
“難不成……”敖丙的目光,悄然落到瑤池娘娘的屋舍當中,心中卻是浮現出一個不可思議的念頭。
昊天的存在,避不開瑤池娘娘——而敖丙,敢於在任何人的麵前,提及昊天道人的存在,但獨獨不敢在瑤池娘娘的麵前提及這個名字。
畢竟,在昊天和玉皇之間,瑤池娘娘的處境,著實尷尬。
可眼下這變化,那昊天錨點的陡然增強……
敖丙伸出手指,在虛空當中一點。
那若隱若現的昊天之炁的體係之下,真正屬於敖丙的炁,那玉靈權天司辰炁,都幾乎是要隨之顯現出來。
而玉靈權天司辰炁所勾連的另一道炁,已經徹底消弭於天地之間的一道炁——祖龍之炁,亦是要從時間的長河當中,重新掙紮出來一般。
“不至於吧。”敖丙在心頭感慨。
在他的預料當中,昊天道人想要在此世顯化,最大的一關,便是瑤池娘娘的認知。
可照如今的情況來看,這最大的一關,似乎已經不再是問題了。
又三日過後,龍吉公主終於是整理好了自己的行囊和藥箱,和那老婦人告了彆。
——那藥箱,亦是非比尋常,其內乃是一個小洞天,小洞天當中,雖然養不了珍禽異獸,卻能種植無數藥材,和龍吉自身的醫道相合。
踏出青目城過後,一行人也不猶豫,隻收斂了氣息,徑直往武夷山的方向而去。
這路上,自然也不乏遇到一些爭端,遇到一些趁著亂世想要‘有所作為’的修行者。
而這些人,都是被輕輕鬆鬆的打發掉,對敖丙他們的行程,沒有絲毫的影響,更不要提,讓敖丙他們的身份暴露出來,再度顯現於天地之間了。
偶爾,他們在路上也會碰到一些求醫的凡人。
而麵對這些凡人,龍吉公主也會停下來對他們施以援手。
如此,足足半年,一行人才終於是出現在了武夷山前。
此時,人間的爭端,越發的波瀾壯闊,不願意參與那爭端的修行者,也都是紛紛往人跡罕至之處躲避。
於是,這原本清冷的武夷山中,便也多了幾分人氣。
山中各處的峰巒溝壑之間,都有道人吞吐霞氣,收攏霞光。
一早就在此間隱修的兩個道人,也即是蕭升和曹寶兩個兄弟,亦是被這些躲避戰亂的道人們,公推為武夷山之主——山中的道人們,偶爾有了爭端,也都是會請他們兩兄弟來調節。
再加上能躲避亂世,而非是在這亂世當中奮勇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那麼幾分‘不爭’的味道,是以這武夷山中,雖然往來的修行者越發繁多,但其間的爭端,卻始終是保持在一個非常低的程度。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道人往武夷山中聚集,這武夷山中那不為人知的玄妙,便也似乎是在這些人的麵前顯現出來。
有越來越多的道人,試圖往武夷山的‘深處’探索,去接觸武夷山中地脈的走向。
見得此時武夷山中的景象,趙公明亦是錯愕。
“這武夷山中,竟是能供養這麼多的練氣士麼?”
修行者,也即是練氣士,以炁為根本,餐風引露,吞吐靈機,熔煉元氣。
而在每一處地方,其靈機的顯化,其元氣的流淌,都是不同的。
靈機濃烈之處,元氣厚重之處,其所能供養的修行者,自然也就越多——而這種地方,往往便是被那些仙宗大派所占據。
而靈機稀少,元氣淡薄之處,其所能供養的修行者,便是少之又少——有時候,一個練氣士,猛地吞吐天地元氣過後,那地方的元氣,靈機,十數年都難以恢複如常。
這樣的地方,自然不可能作為道統的傳承之處。
而在之前趙公明他們的認知當中,武夷山,便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其間的元氣,靈機,雖然不算是稀薄,但也隻能算是尋常,供養三兩個練氣士,綽綽有餘,供養七八個練氣士,便不太夠——若是再多,這武夷山的元氣,便難以恢複。
但如今一眼看過去,這武夷山中的練氣士,又豈止七八個?
七八百都不止了!
而這七八百的練氣士,在那各處的峰巒丘壑之間吞吐元氣,收攏靈機,這對整個武夷山中的環境,竟是不曾造成絲毫的影響一般。
看起來,就似乎是這武夷山中的元氣,靈機,無窮無儘。
而且在趙公明的觀察當中,這武夷山中的練氣士,並不乏成就了太乙的!
這樣的地方,已然是足以令一個道統在此間立下基業了——比起白虎道宗所在之地,這武夷山,都絲毫不差。
“都說神物自晦,卻不想,這福地,竟然也有自晦之妙。”
趙公明感慨一聲。
他們截教當中,目前都還有許許多多的弟子,不曾在這天地之間立下洞府——究其根本,無非便是這天地之間,能立下洞府的地方已經不多。
若是早知這武夷山的情況,那以這武夷山當前所表現出來的氣象看,已然是足以令好幾個交好的截教弟子,在此間齊齊落下洞府了,又哪裡能輪得到這諸多的練氣士往武夷山來?
“青龍道友,莫非是早就知曉這武夷山的玄妙?”趙公明看著麵前的敖丙,目光奇妙——隻覺得當前的龍族,雖然已經落魄,但龍族這源自於太古的大族當中,卻依舊是還隱藏了一些常人難以知曉的秘密一般。
“可惜,這武夷山的平靜,怕是維係不了多久了。”龍吉公主同樣抬眼看著武夷山中的情況——在武夷山的那些練氣士當中,她已經看到了好幾道有些熟悉的,來自於天庭的靈光。
很顯然,這些練氣士,雖然是避禍至此,但他們都和天庭有關係。
而這麼一處無主的福地擺在所有人的麵前,就算是天庭的那些仙神不打算來爭奪,但將這消息放出去,換一個利益,或是換一個人情,也都是完全值得的。
而除開和天庭有關的練氣士之外,這武夷山中,還不免一些來自於其他宗派的練氣士——而他們,也同樣會有將這武夷山當作宗門後路的想法。
所以,此時的武夷山,雖然依舊是清幽平靜,但這種平靜,必定隻是暫時的。
龍吉公主看著武夷山靈機的流轉——那靈機當中,都已經有劫氣在其間緩緩的增生,蔓延。
那是武夷山中將起人禍的跡象。
“武夷山的玄妙,可不止武夷山本身。”敖丙搖了搖頭,帶著幾人,繼續往武夷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