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天規第一戒
第801章天規第一戒
“卿家,天有規,地有矩,此為綱紀,朕當然知曉。”
“然,天庭執掌天地,天庭之法,便是天地之度。”
“天規,乃是真正的,牽一發而動天地。”
“如此之事,非得是天庭眾神齊聚,在於天地人三才見證之下,以無窮時間,以無窮精力,將天地諸般行事,逐一應對,再逐字逐章的磋磨,方能定得下來,方能保證,天庭所定的天地之法,為萬世之良法,而非一時興起,貽害天地。”
“然而,自天庭重立以來,天庭眾仙諸神,都是於天地各處,奔波往來,或是降妖伏魔,或是鎮撫地脈,或是調和風雨。”
“為此,天庭眾仙,可謂是耗儘心力。”
“再加上天地之間,還總是有些人,為一己之私欲,擾得天地不寧。”
“此般局勢之下,天庭眾仙,又哪裡敢分出心力來,長久的滯留於這淩霄殿中,去商議那天規地矩呢?”
“陛下,如今,豈不正是時候?”敖丙卻絲毫不在意玉皇的拖延之詞。
他指著圍在淩霄殿中的眾神。
“天庭眾神皆在。”
然後,敖丙的手指,再落到身邊。
“截教弟子,闡教弟子亦在——隨時都能焚香禱告,請聖人見證。”
“人間人王,亦在此處。”
“再則,人間紛爭,難涉天庭,天庭眾仙,亦是難得閒暇。”
“這不就正是天帝所說的,整理天規的時機?”
咄咄逼人的態度之下,玉皇亦是語塞,不知當如何回應。
“荒唐!”也就在這個時候,先前狀告敖丙的那仙官,他的聲音,便是再度於天庭當中響起,義憤填膺。
“人間有孽仙滋擾,魔賊為禍,人道更是有分裂之象。”
“值此之際,正是我天庭出麵,掃清妖邪,蕩平魔賊,整飭天地之時。”
“汝可知曉,那些長生魔賊,剝魂妖邪,他們對天地有多大的害處?”
“汝可知曉,若是錯過這一次剿滅的機會,令他們再度於天地之間隱匿,他們會對天地,對眾生,造成多大的傷害?”
“偏你青龍,先是貿然挑動局勢,致使那些妖邪有所防備。”
“再是替他們收拾手尾。”
“然後巧言令色,先是借申辨為由,令眾神集於淩霄,予妖邪喘息之機。”
“而今,妄圖以天規為束,於此亂世之間,將眾神困於天庭之內,令魔賊有逃遁之時。”
“你還敢說你不曾與那些妖邪同流合汙?”這位仙官義正言辭,言語之間,赫然是有無邊的威勢。
“妖邪?魔賊?”敖丙眼都不抬,連看都不看那仙官一眼。
“誰定義的?”
“人王要剿滅那些剝奪魂魄之徒,與長生魔賊勢不兩立,乃是因為他們戕害人族,為禍人間。”
“可歸根結底,人間之爭,乃是人族之內政,天庭以什麼角度去乾涉人族的內政?”
“又是以什麼名義,將那些剝取魂魄之徒,定義為妖邪,定義為魔賊?”
“今日,天庭能無憑無據的,以一己之好惡,將那些剝取魂魄之徒,定義為妖孽魔賊,明日,便能有人為他們翻案,將剿滅他們的道友,定義為妖邪魔賊。”
“何為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此時天庭出手,非但不能令天地眾生信服,便是天庭內部的仙官神將,怕是也心中惴惴。”
“諸位都是修行日久,才得以登天,這樣的道理,難道還需要我來教你們嗎?”
“至於說人間亂局……嘿!”敖丙的目光,忽然就落到人王的幻影之上。
“敢問人王,人族可有餘力收拾人間之亂局?”
聽著敖丙的言語,帝辛的臉上,亦是露出了肅然的神色,然後一聲嗤笑。
“孤王還以為,天庭當中,都是些看不清局勢的愚蠢之輩。”
“如今看來,倒也還有人能看得清天地的大局嘛。”
帝辛睥睨著殿中的仙神,言語當中,充滿了威嚴。
“人間,之所以為人間,乃是因為人族落於人間。”
“是以,人間之事,實乃人族之事。”
“仙官而今,堂皇言語,要平定人間亂局——這是天庭想要插手我們人族的內務嗎?”
帝辛的目光當中,突然就充滿了好奇。
“怎麼,這是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人族困於族中之變,以至於天帝想要借機與人族,再來一戰?”
“啊,不對,孤王倒是忘記了,天人之戰,隻是暫停,本來就還不曾終止。”
“既然如此,那不妨開戰試一試。”
“看看孤王能否一手鎮壓北海,一手壓製天庭。”
帝辛的言語之間,淩霄殿內的一眾仙官神將,都是訥訥不敢言語——倒不是沒人敢麵對這位人王。
隻是,前不久的天人之戰,天庭節節敗退,然後又主動收縮,這樣的戰局之下,也實在是沒人有底氣與這人王頂牛。
“人王這說的哪裡話。”聞言,玉皇的眼角亦是一跳,打起了圓場。
他毫不懷疑這位人王兩麵作戰的決心。
“北海之亂,固然是人族內務,但北海之間,亦是有諸多練氣士。”
“天庭無意插手人族之內政,但那些練氣士,那些仙宗道統,天庭卻還是得管一管的。”
“不然的話,天地之間,怕是真的要以為天庭乃是藏汙納垢之處了。”
“西伯侯以為如何?”玉皇的目光,稍稍一動,從帝辛的身上,落到姬昌的身上——相比於帝辛而言,他還是更願意和理智的姬昌溝通。
“天帝之言,不無道理。”相比於威嚴滿滿,殺意沉沉的帝辛,姬昌就好交流得多了,他的態度,也是異常的溫和從容。
不過,在點頭過後,姬昌的話鋒,便也隨之一轉。
“可就如青龍龍君所言,天帝要以什麼名義來管束那些投身北海的練氣士呢?”
“天庭當中,並無法度告訴那些練氣士,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所以而今,天帝是要對他們,不教而誅嗎?”
姬昌的言語,就如同是冷風一般,在這天庭當中席卷,蔓延,滲透。
聽到了姬昌言語的仙官神將們,無一不是渾身發寒。
相比於帝辛的狂放而言,這位西伯侯那溫和的言語,對天庭的影響,卻是更加的致命!
不教而誅。
一個異常恐怖的指控!
其重點,不在於‘誅’,而在於,‘不教’!
無論是天庭,還是那些聖人道統,抑或是人間的仙宗道統,他們在成立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宗旨——便是,教化蒼生!
而姬昌口中的‘不教而誅’,則幾乎就是在說,天庭不曾對天地眾生,施以教化。
他所質疑的,不是天庭的權柄涵蓋了哪些地方,而是直接在質疑,天庭的成立,有沒有必要!
那是在從最根源的層次,否定天庭的存在。
若是認可了姬昌的這言語,那麼天庭存在的根基,都要在這一刻,徹底的崩塌!
很顯然,對於天庭有沒有必要推出‘天規’,西伯侯姬昌,持肯定的意見。
縱然是天庭在有了天規過後,其實力,會有一個無法估量的增強,但姬昌還是傾向於讓天庭去推出他們的天規。
相比於天庭因為天規而變得完整,西伯侯更看重的,是天庭在琢磨他們的天規時所空出來的這一段時間。
而今的人族,非常需要這麼一個時間。
而且,一個有了天規的天庭,其行事會更加的規矩,也會更加的便於揣測。
如此一來,人族在對上天庭,對上天庭的那些仙官神將時,也能更加的把握他們的‘弱點’,能更加從容的,應對他們。
他很清楚,天庭當中,本來就幾乎沒有仙神敢於主動的提出‘天規’這個問題,天地之間的練氣士們,也不願意自己的身上,多出一重‘天規’的約束。
而此時,天庭當中,終於有一個青龍,敢於在所有仙神的麵前,提及天規這件事,那他就必須要在這個時候,將此事敲定,不然的話,一旦錯過這一次機會,那這天規之議,便會再度無限製的擱置下去!
所以,他便在所有的言語當中,選擇了最重最有力量的‘不教而誅’這四個字,要以此徹底斷絕玉皇轉圜的餘地。
天庭,必須要有相應的天規!
天庭的仙官神將們,也必須要有對應的準則和束縛!
而玉皇,也清清楚楚的感應到了姬昌的決意,更是清楚,自己已經被逼到了死角——然而,他依舊不願意去製定這天規。
畢竟,沒有天規,他就是天庭當中掌握了絕對權力的,唯一的天帝,天庭當中,所有仙官神將的賞罰,獎懲,都隨他心意。
但一旦製定了天規,那麼天庭當中最尊貴的,就不再是他,而是天規!
眾神,隻需要遵守天規而動,便完全能不將他這位天帝放在眼裡。
這是他絕對無法接受的事。
所以,他隻能換一個策略——不是拖延,而是,告知這天規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