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百官聽到李先的話,一個個議論紛紛。
想要創造一首詩,環境,當時的心情,風景都是重中之重。
此刻身在皇宮,即便再有文化底蘊,也無法憑空創造一首好的詩詞吧?
尤其是那些清流官員,一個個義憤填膺的看著李先等人,認為他們在刁難劉曜。
隻是,劉曜自己都同意了,他們也無法幫劉曜說什麼,當即沉默下來,雙眼帶著期待的看著劉曜。
將進酒這首詞他們早已聽說過,茶餘飯後,他們也時常拿這首詞來品評,同時也紛紛猜測,能夠做出此等大氣磅礴的名詞者,到底是何人,隻盼能夠見此人一麵,跟他談論儒道。
可他們通過朋友,親人,學生詢問,然而無一例外,都不是世間大儒,即便那些大儒也不知何人所著。
如今,劉宏居然說這首詞乃是劉曜作出來的,這讓他們對接下來劉曜的文化底蘊感到非常期待。
期待劉曜再次做出幾首名傳千古的佳作出來。
另一邊,劉曜不知道百官們心中複雜的想法,在大殿內緩步走動,在彆人看來,劉曜在思索詞藻,可隻有劉曜知道,他在思索借鑒哪位大詩人的詩詞。
不多時,劉曜走到第三步時,劉曜當即朗聲開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匡廬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好,好一個隻緣身在此山中,這劉憬之當真才華橫溢,隻此三步,再次創造出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詩出來,好,太好了!”
“是啊,三步成詩,天下才高十鬥,劉憬之獨戰八鬥,佩服,老夫佩服矣!”
“這下那些閹狗不僅無法刁難劉憬之,反而幫助劉憬之揚名了,你們看那張讓的神色,哈哈,笑死老夫了!”
“漢室有劉景之這位文武雙全的宗親在,當是我大漢之福也!”
劉曜話音剛落,崇德殿內一片鴉雀無聲,良久之後,爆發一場熱議,話題無一例外,全部是誇讚劉曜的。
當然,在誇讚之餘,還不忘記貶低十常侍等人。
畢竟,整個大漢,除了十常侍一係的官員外,從民間到朝堂,無一例外都非常厭惡十常侍。
今天這局,擺明了就是十常侍為了為難劉曜的局,可現在,不僅沒有為難到劉曜,反而為劉曜揚名。
此刻張讓猶如吃了死蒼蠅一般,難受不已。
反倒是劉宏,臉上始終浮現淡笑,無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麼。
另一邊,劉曜不理會官員們的議論,再次沉吟幾句後,心中有所決定,再次開口道:“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隨著劉曜繼續開口,場中的議論戛然而止,一個個仔細的品味劉曜說出來的句子。
就連那些武將都是沉默了下來,他們雖然不會作詩,可看到朝堂上的官員都仔細傾聽劉曜的詩,就算傻子也知道,劉曜作出的詩水平如何。
要是不行,那些清流即便不噴出來,也會露出不屑之色。
所以,他們應該附庸風雅,即便聽不懂,也裝作很好的模樣。
就連何進都是滿臉笑意的看著劉曜。
昨日晚間,劉曜出了皇宮後,就前去拜訪他,加上劉曜是皇甫嵩一係,天然跟他親近,現在又表現出如此高的文采,這讓何進心中暗暗思索,要不要將劉曜的官職在升升,以此將劉曜拉攏到他的嫡係中。
要是能夠將劉曜拉攏到嫡係,有這員能文又能打的人才為他出謀劃策,何愁不能“清君側”?
“皇弟,你之才華,當真讓朕感到驚歎啊,尤其是最後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讓朕心生感慨,隻恨不得禦駕親征,禦敵於外!”
良久之後,還是劉宏當先出口,將文武百官驚醒,淡笑的說道。
“陛下過獎了,末將身為漢室宗親,雖然末將這一支早已沒落,可末將也不敢有絲毫懈怠,何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末將身為漢室宗親,自然容不得那些野心家霍亂我大漢,加之家師教導,陛下的期盼,末將才有今日的才學,末將不敢貪功!”
劉曜聞言,當即躬身道。
“哈哈,皇弟還是太過謙遜了啊,待會下朝後,留在皇宮陪朕一起共進晚膳吧!”
劉宏笑嗬嗬的說了一句後,麵色一正:“劉曜,將豫州詳細戰報念出來!”
“末將遵旨,184年4月末,左中郎將皇甫嵩和右中郎將朱儁,率軍退守長社,堅守長社半月,於5月中旬,劉曜獻計”
劉曜聞言,抱拳應了一聲後,將豫州戰線的詳細戰報,從皇甫嵩和朱儁率軍退守長社開始,事無巨細的念了出來。
饒是劉曜念這封戰報都感覺有些耳根發紅,這封詳細戰報,言語之間不乏對自己的誇讚之詞,更是話裡話外說明,豫州戰線之所以能夠大獲全勝,全賴劉曜之功。
這讓劉曜這個當事人如何能夠不尷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