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殿,劉宏在此開無遮大會,儘情跟四周身穿薄紗,滿臉嬌媚的女子再次玩鬨,對於在外死諫的盧植絲毫不理會。
一旁,張讓和趙忠看到劉宏的模樣,臉上浮現一抹笑容。
糧草之事,正是他們暗中搗亂,諫言所致。
對於劉曜,他們早有殺心。
隻是數次謀劃,劉曜都有驚無險的渡過,這讓趙忠和張讓等人對劉曜恨的牙癢癢。
數月前,大誰何的探子得知消息,言劉曜號令並州世家捐贈錢糧,支援前線大戰。
劉曜的本意隻是為了以防萬一。
畢竟,洛陽距離幽州千裡迢迢,而當時又為春季,天氣莫測,行軍困難,為防糧草在途中耽擱,所以才就近在並州征集糧草,以防前線因為糧草不足而崩潰。
可此消息,傳到張讓等人耳中後,他們當即想出一條毒計。
那便是斷絕供給前線大軍的糧草。
一來,他們作為周扒皮,隻有他們搜刮錢糧的份,哪有他們拿出錢糧的事情出來?
此次,雖然還是為他們賺取了些聲望,可捐贈大量的錢糧出來,還是使得十常侍等人極為肉疼。
所以,他們不僅要趁此機會,將他們捐贈的錢糧全部拿回來,更要狠狠的撈一筆。
二來,若是前線糧草不足,他們便要借異族之手,擊敗劉曜,哪怕劉曜不死,也要擔上一個指揮不利的罪名。
屆時,他們完全可以趁此機會,整死劉曜。
當然,若是劉曜在此等絕境之下,還能擊敗異族,那他更可以治劉曜一個養寇自重的罪名。
畢竟,這一戰,雖是因屠胡令而引起的,可在朝堂上,劉曜可是力排眾議,喊出那句明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之話。
如此才有這一戰的發生。
你若是早有擊敗異族之策,為什麼不早提出來?
雖然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可莫須有的罪名,在曆史上並非沒有,如何說,如何看,最終決定權還不是在劉宏這個當朝皇帝手中?
而且,並州大肆招募兵馬的消息根本瞞不住,雖然劉曜為鎮北大將軍,擁有開府建牙之權,本身又為並州牧,招募兵馬又沒有動用朝廷的錢糧。
這件事本是正常之事。
彆說劉曜了,大漢那些封疆大吏,誰人不是暗中積蓄人馬?
也是因為這件事,加上張讓等人添油加醋,使得劉宏斷絕前線糧草的供應。
為的隻是遏製劉曜的發展之勢。
隻是,他們一心想要遏製劉曜,卻不知,一旦此次戰事失利,劉曜固然難逃一死,可大漢同樣也要為他們愚蠢的決定而付出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