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閉起眼睛,靜靜地欣賞。
難道自己又要多一位知音?
一曲奏完。
劉裕許久才緩過神來。
“卿以為如何?”
謝玄詢問劉裕的感受。
“山,雲霧繚繞,竟如仙境!”
“正是!此曲名為《高山》,角音入肝,疏肝解鬱,調暢情誌。”
謝玄說完,劉裕這才發覺音樂的妙處。
不僅是精神和心情上的放鬆,好像身體也變得更加的舒適。
劉裕的臉上現出驚異的神色。
作為演奏者的桓伊,更是興奮,隻是沒有表現出來。
知音能夠深刻理解和欣賞演奏者的音樂作品。
理解和欣賞不僅僅是表麵上的好聽或不好聽,而是能夠深入到音樂的內在,感知到演奏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
這種被理解和認同的感覺對於演奏者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鼓勵和支持。
桓伊的心情好了許多,他往常都是隻奏一曲。
今天他破例,又拿起笛子,再一次吹奏起來。
謝玄看著桓伊複奏一曲,又講起了樂理。
“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宮亂則荒,商亂則捶,角亂則憂,徵亂則哀,羽亂則危。”
帝召伊飲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無迕,即吹為一弄,乃放笛雲:"臣於箏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韻合歌管,請以箏歌,並請一吹笛人。”
孝武帝司馬曜召桓伊飲宴,謝安侍坐於旁。司馬曜命桓伊吹笛。桓伊神色順從,即刻拿起笛子吹奏了一曲,然後放下笛子說:“臣彈箏不及吹笛,但也足以自成樂調,配合歌唱,請允許愚臣彈箏歌唱,並請一人來吹笛。”
帝彌賞其放率,乃許召之。奴既吹笛,伊便撫箏而歌《怨詩》曰:"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
司馬曜欣賞其性情的放達直率,便允許他召來奴仆。奴仆吹奏笛子,桓伊便彈箏而歌唱曹植的《怨歌行》。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明帝曹叡巡幸長安,謠傳帝崩於長安,從駕欲立曹植,因此曹叡對曹植產生疑忌,曹植作此詩明誌。
桓伊演奏出悲怨淒涼的旋律,確實打動了司馬曜。
由於王國寶的挑撥離間,孝武帝司馬曜和太尉謝安的關係極為緊張。
經過了桓伊的勸諫,司馬曜才放心讓謝安調動大軍。
如果沒有桓伊,謝玄也沒有機會以寡擊眾,立下如此不世之功。
在心裡默默佩服起桓伊的不凡才乾。
謝玄暫時放下了種種愁緒,在悠揚的旋律之中,享受著片刻的安寧。
而再次欣賞起音樂的劉裕,眼前出現了一條奔流不息的長川。
喜歡和女友穿越到東晉請大家收藏:和女友穿越到東晉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