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翠穀村的醃菜和手工藝品在城裡大獲成功後,村子裡的氣氛更加熱烈了。
村民們都乾勁十足,紛紛想著如何讓村子發展得更好。
這天,村裡召開了一場全體村民大會,彼得洛夫村長站在台上,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他大聲說道:“鄉親們呀,咱村的手工藝品和醃菜在城裡都賣得很好,這都是大家努力的結果呀。但咱不能滿足於此,咱們得繼續前進,爭取讓咱村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台下的村民們紛紛點頭,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這時,一位年輕的小夥子站了起來,大聲說:“村長,我覺得咱們可以把村裡的一些老房子改造成手工藝品展示館和醃菜製作體驗坊,讓遊客們可以親身體驗製作過程,這樣既能增加遊客的趣味性,又能更好地宣傳咱們村的特色產品。”
彼得洛夫村長聽了,眼睛一亮,高興地說:“這個主意好啊!咱村裡那些老房子閒置著也是閒置著,改造一下確實不錯。大家覺得咋樣?”
村民們紛紛表示讚同,一位老人站起來說:“村長啊,這老房子改造是個好事兒,但咱得注意不能破壞了老房子的原有風貌,得保留咱村的曆史文化呀。”
彼得洛夫村長點點頭說:“大爺您說得對,咱一定得注意這個問題。改造的時候,咱們可以請一些專業的人來指導,既要讓老房子煥然一新,又要保留它的韻味。”
張技術員也補充道:“是啊,而且我們還可以在展示館和體驗坊裡設置一些講解牌,介紹咱村的曆史和文化,讓遊客們更好地了解咱翠穀村。”
於是,老房子改造工程很快就開始了。
村裡請來了幾位懂古建築修複的師傅,指導村民們進行改造。
村民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清理老房子裡的雜物,有的負責修繕屋頂和牆壁,還有的負責製作展示架和體驗台。
在改造過程中,一位村民發現老房子的牆上有一些年代久遠的壁畫,雖然已經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出一些當年的模樣。
他趕緊叫來了彼得洛夫村長和張技術員,說:“村長、張技術員,你們快來看呀,這牆上有壁畫呢,可不能給弄壞了呀。”
彼得洛夫村長和張技術員趕到一看,也覺得這壁畫很有價值。
張技術員說:“這壁畫得好好保護起來呀,它可是咱村曆史的見證。咱們可以請專業的人來修複一下,然後在周圍設置一些防護措施,讓遊客們可以欣賞到,但又不會破壞它。”
彼得洛夫村長點點頭說:“好,就這麼辦。咱村的曆史文化可不能丟,這都是咱的寶貝啊。”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手工藝品展示館和醃菜製作體驗坊終於改造完成了。
展示館裡陳列著各種各樣精美的手工藝品,從傳統的木雕、編織品到新穎的創意手工藝品,應有儘有。
體驗坊裡則擺放著製作醃菜的工具和材料,遊客們可以在村民的指導下親手製作醃菜。
在開業的那天,村裡熱鬨非凡。
遊客們紛紛湧進展示館和體驗坊,對裡麵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和興趣。
一位遊客看著牆上的壁畫,讚歎道:“這壁畫真漂亮啊,沒想到你們村還有這麼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產。”
另一位遊客在體驗坊裡親手製作了一罐醃菜,高興地說:“這可真有意思呀,自己做的醃菜吃起來肯定特彆香。”
看著遊客們滿意的笑容,村民們的心裡也樂開了花。
彼得洛夫村長對張技術員說:“張技術員呀,咱村這一步又走對了。這不僅能增加咱村的收入,還能更好地宣傳咱村的文化,真是一舉兩得啊。”
張技術員笑著說:“是啊,村長。隻要我們繼續團結奮鬥,不斷創新,咱村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隨著手工藝品展示館和醃菜製作體驗坊的成功運營,翠穀村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遊客也越來越多。
為了更好地滿足遊客的需求,村裡又開始謀劃新的發展項目。
這天,彼得洛夫村長和張技術員又坐在了村委會的辦公室裡,商量著下一步的計劃。
彼得洛夫村長說:“張技術員呀,咱村現在遊客多了,交通有點不太方便呀,每次旅遊大巴進出都很費勁。我想著咱能不能修一條寬敞的水泥路,直接通到村子裡呢?”
張技術員點點頭說:“村長,您說得對。交通確實是個問題,修水泥路是個好辦法。但這得花不少錢呀,咱得想個辦法籌集資金。”
彼得洛夫村長想了想說:“我覺得咱們可以向鄉裡申請一部分資金,再發動村民們出一部分力,大家一起湊湊,應該能解決資金問題。而且咱們還可以和一些企業合作,讓他們來投資,等路修好了,對他們的生意也有好處呀。”
張技術員說:“嗯,這個辦法可行。咱們可以先做個預算,然後再製定一個詳細的計劃,向鄉裡和企業去爭取資金。”
於是,彼得洛夫村長和張技術員開始忙碌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