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翠穀村在旅遊和手工藝品產業上取得顯著進展,村子裡洋溢著一片繁榮的景象。
然而,王大山卻深知,繁榮之下潛藏著諸多挑戰,且外部環境的變化也時刻影響著村子的發展走向。
這一年,國內的經濟形勢出現了新的波動,一些行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對於翠穀村來說,旅遊業和手工藝品產業雖然在前期積累了一定的客戶基礎,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經濟形勢的不穩定,訂單量和遊客數量都出現了一些不穩定的跡象。
王大山坐在自家院子裡,眉頭緊鎖,麵前的桌子上攤著一些關於村子產業發展的數據報表。
他的妻子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茶水走過來,心疼地說:“大山,彆太操心了,先喝口茶歇會兒。”
王大山抬起頭,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沒事,我再琢磨琢磨,這村子的發展可不能在這時候掉鏈子。”
第二天一大早,王大山就把村裡的幾個主要乾部和產業帶頭人叫到了村委會。
大家圍坐在會議桌旁,氣氛略顯凝重。
王大山率先打破沉默:“鄉親們,想必大家也都感覺到了,最近咱們村的產業發展遇到了些麻煩。旅遊的遊客少了,手工藝品的訂單也不那麼穩定。咱們得想想辦法,不能坐以待斃。”
負責手工藝品銷售的趙嬸歎了口氣說:“大山啊,這市場變得太快了,以前那些老客戶,最近都在壓價,咱們要是不降價,訂單就保不住。可降價的話,咱們的利潤就太薄了,鄉親們辛苦做出來的東西,都賺不了幾個錢。”
年輕的旅遊項目負責人小張也接著說:“是啊,大山叔。現在外麵的旅遊景點越來越多,競爭可激烈了。咱們村要是不推出點新的特色項目,很難吸引遊客再來。”
王大山沉思片刻後說:“趙嬸,降價不是長久之計,咱們得想辦法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不能光靠低價競爭。小張,你說的新特色項目,我也一直在考慮。咱們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得把這些優勢充分利用起來。”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老支書李大爺開口了:“大山啊,我覺得咱們可以從農業上再找找突破口。現在城裡人都講究吃綠色健康的食品,咱們村的農產品品質好,要是能把這一塊做起來,說不定能開辟一條新的增收渠道。”
王大山眼睛一亮:“李大爺,您這主意好!咱們之前搞了試驗田,引進了一些新的種植技術,效果還不錯。咱們可以擴大規模,打造綠色農產品品牌,不光供應本地市場,還可以想辦法賣到城裡去。”
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大家初步製定了一個應對方案。
一方麵,針對手工藝品,組織手工藝人進行技術創新,開發一些更具創意和文化內涵的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麵,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成立農產品合作社,統一管理和銷售農產品。
說乾就乾,王大山帶領著村民們開始行動起來。
他親自跑了一趟縣城,與農業部門的專家進行溝通,請教關於綠色農業發展的相關問題。
專家們對翠穀村的想法表示了肯定,並提供了一些技術支持和市場信息。
回到村裡後,王大山立刻組織村民們召開了動員大會。
他站在台上,激情澎湃地說:“鄉親們,咱們村現在麵臨著挑戰,但同時也迎來了新的機遇。隻要咱們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次發展綠色農業,是咱們村的一次重要嘗試,希望大家都能積極參與。”
台下的村民們紛紛表示支持,大家的熱情被重新點燃。
很快,農產品合作社就成立了,王大山擔任社長。
他們劃分了大片的農田作為綠色農產品種植基地,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的標準進行種植和管理。
在這個過程中,困難也接踵而至。
首先是資金問題,購買優質種子、肥料,以及建設農產品加工和儲存設施,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王大山再次踏上了籌集資金的道路,他向銀行申請貸款,四處奔走爭取政府的扶持資金。
在一次與銀行工作人員的洽談中,銀行工作人員麵露難色地說:“王支書,你們村的想法是好的,但貸款需要一定的抵押物和還款能力證明,這方麵你們得準備充分。”
王大山誠懇地說:“同誌,我們村發展綠色農業是有前景的,這不僅能帶動村民增收,還能為市場提供優質的農產品。您放心,我們一定會按時還款的。我們可以用村裡的集體資產作為部分抵押物,您看這樣行不行?”
經過多次溝通和協商,銀行終於同意了貸款申請。
與此同時,手工藝品創新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王大山組織手工藝人成立了創新小組,邀請了城裡的設計師來給大家進行培訓和指導。
設計師帶來了一些新的設計理念和元素,與翠穀村傳統的手工藝相結合,創造出了一係列新穎獨特的手工藝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