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風雨兼程迎挑戰_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_思兔閱讀 

第393章 風雨兼程迎挑戰(1 / 1)

在翠穀村農家樂與戶外遊玩項目逐漸步入正軌,吸引著越來越多遊客的同時,王大山卻絲毫不敢放鬆。

他深知,在這個百廢待興卻又充滿機遇的六十年代,每一步發展都如同在荊棘叢中前行,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困境。

這日午後,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村委會的小院裡,王大山坐在那略顯破舊的辦公桌前,眉頭緊鎖,手中反複翻看著一份關於村子近期收支情況的報表。

報表上的數據讓他的心情愈發沉重,雖然農家樂和旅遊項目帶來了一定的收入,但基礎設施建設、人員培訓以及宣傳推廣等方麵的投入也相當巨大,村子的資金依舊十分緊張。

“大山,喝口水,歇歇吧,彆把自己累垮了。”

村會計孫嬸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走進來,關切地說道。

王大山抬起頭,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孫嬸,我沒事兒。就是看著這資金情況,心裡著急啊。村子要發展,處處都得用錢,可咱們現在的收入還遠遠不夠。”

孫嬸歎了口氣,坐在旁邊的椅子上:“是啊,咱村能有今天的發展不容易,可這後續的路還長著呢。不過,大山,你也彆太著急,辦法總比困難多。”

王大山點了點頭,沉思片刻後說:“孫嬸,我在想,咱們能不能再拓展一些增收渠道。光靠現在這些,想要實現村子的長遠發展,還是有點吃力。”

孫嬸想了想,說:“要不咱再看看村裡的那些老手藝?像以前的編織、打鐵啥的,雖然現在做的人少了,但說不定能找出新的出路。”

王大山眼睛一亮:“孫嬸,您這主意好!我怎麼就沒想到呢。咱村以前可是有名的手藝村,這些老手藝可不能就這麼丟了。我這就去把會這些手藝的老人都召集起來,開個會商量商量。”

說乾就乾,王大山放下手中的報表,起身走出村委會,挨家挨戶地去通知那些會傳統手藝的老人。

不一會兒,十幾位老人便陸陸續續地來到了村委會。

“老少爺們兒,大家都坐。”

王大山熱情地招呼著大家,“今天把大夥叫來,是想跟大家商量商量咱村的發展。現在咱們靠著旅遊和綠色農業,日子是比以前好了些,但還不夠。我和孫嬸琢磨著,咱村的那些老手藝說不定能派上用場,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想法。”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李大爺,率先開口:“大山啊,我會打鐵,以前靠著這手藝,養活了一家人。可現在都啥年代了,誰還稀罕這些老物件啊。”

王大山笑著說:“李大爺,您可彆這麼說。現在雖然時代變了,但有些老手藝還是有市場的。咱們可以把傳統的打鐵手藝和現代的需求結合起來,說不定能做出一些受歡迎的產品呢。比如說,咱們可以打造一些精致的農具,或者是有特色的裝飾品。”

另一位會編織的張奶奶也說:“大山,我這編織手藝倒是一直沒丟,可就憑我這雙手,一天也編不了幾個物件,能有多大用處啊。”

王大山耐心地解釋道:“張奶奶,您的手藝可是咱們村的寶貝。咱們可以組織一些年輕人跟您學,擴大生產規模。而且,現在城裡人就喜歡這些手工製作的東西,咱們把編織品做得精美些,再包裝一下,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大家逐漸達成了共識。

決定成立傳統手藝合作社,由李大爺負責打鐵組,張奶奶負責編織組,組織村裡的年輕人學習手藝,進行生產。

會後,王大山立刻行動起來。

他先是找到村裡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動員他們學習打鐵手藝。

“二蛋,柱子,你們倆身強力壯的,願不願意跟李大爺學打鐵啊?這可是咱們村的老手藝,要是能傳承下去,說不定能給村子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呢。”

王大山對兩個年輕人說道。

二蛋撓了撓頭,有些猶豫地說:“大山哥,這打鐵又苦又累的,我怕我吃不了這苦。”

王大山拍了拍二蛋的肩膀:“二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咱們村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每一個人都得出份力。而且,學會了這門手藝,以後你們自己也能有個謀生的本事。”

柱子在一旁也說:“二蛋,我覺得大山哥說得對。咱們不能光想著眼前的輕鬆,得為村子的未來考慮。我願意學!”

在柱子的帶動下,二蛋也下定決心:“行,大山哥,我學!”

就這樣,打鐵組和編織組正式成立。

李大爺和張奶奶認真地傳授著手藝,年輕人們也學得很刻苦。

然而,在發展傳統手藝的過程中,困難接踵而至。

首先是原材料的采購問題,打鐵需要大量的鐵料,編織需要各種優質的竹材和布料,而這些原材料的價格並不便宜,且供應也不穩定。

王大山為了解決原材料問題,親自跑了一趟縣城。

他四處打聽,找到了幾家願意與村子合作的供應商。

但在與供應商洽談的過程中,對方提出的價格讓王大山有些為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豔殺!奪命細腰!釣係千金斬京圈 我,無儘領主,庇佑人族永昌! 緣起三生暖風傾雪 在名柯世界不停忙 心肝兒 神之歿 權路相爭 喬神你家打野超級甜 異常之神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嚇壞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