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翠穀村便被一片熱鬨喜慶的氛圍所籠罩。
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孩子們在街巷中嬉笑奔跑,手中緊緊攥著糖果,大人們則聚在一起,談論著過去一年村子的變化和新一年的打算。
王大山站在自家小院門口,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滿是感慨。
過去一年,翠穀村經曆了太多的風雨,卻也收獲了滿滿的希望。
“大山,發啥愣呢?快進屋,餃子都快煮好了。”
妻子秀蘭的聲音從屋內傳來,帶著幾分嗔怪。
王大山回過神來,笑著應道:“來了來了,這就進屋。”
走進屋內,熱氣騰騰的餃子香氣撲麵而來,一家人圍坐在桌前,溫馨而幸福。
“爹,今年過年可真熱鬨,村子裡到處都是人。”
兒子小虎興奮地說道,眼睛亮晶晶的。
王大山摸了摸小虎的頭,笑著說:“是啊,這都是大夥一起努力的結果。咱們村越來越好,以後的日子也會越過越紅火。”
“大山啊,新的一年,咱村有啥新打算不?”
父親王老漢放下手中的筷子,一臉關切地問道。
王大山沉思片刻,說道:“爹,我正琢磨著呢。現在咱村的幾個產業都有了起色,但還得繼續想辦法擴大規模,提高效益。我想著,能不能在農產品深加工上做點文章。”
“農產品深加工?咋做啊?”
王老漢有些疑惑。
王大山耐心解釋道:“比如說,咱們可以把村裡的蔬菜、水果加工成罐頭、果脯啥的,這樣不僅能延長保質期,還能提高附加值,賣個好價錢。”
秀蘭在一旁也點頭讚同:“這主意聽起來不錯,就是不知道得花多少錢,咱村能負擔得起不?”
王大山皺了皺眉頭,說:“這確實是個問題,購買設備、建加工廠都需要不少資金。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我打算先去縣裡的銀行問問,看能不能申請到貸款。”
一家人又聊了一會兒,王大山心中漸漸有了計劃。
吃過餃子,他告彆家人,來到了村委會。
此時,村委會裡已經聚集了幾位村乾部,大家正在討論新一年的工作安排。
“大山,你來得正好,我們正商量著呢。新的一年,旅遊項目得再好好規劃規劃,吸引更多遊客。”
負責旅遊的劉嬸說道。
王大山點了點頭,說:“劉嬸說得對,旅遊這一塊不能放鬆。咱們可以開發一些新的旅遊項目,比如農耕體驗、民俗文化展覽啥的,讓遊客能更深入地了解咱們村。”
“還有,咱們的傳統手工藝品,也得想辦法提升品質,打造品牌。”
李大爺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王大山表示讚同:“李大爺說得對,品牌很重要。咱們可以請專業的設計師,給咱們的產品設計包裝,再取個響亮的名字,提高產品的辨識度。”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
不知不覺,天色漸暗,王大山看著大家充滿乾勁的樣子,心中充滿了信心。
他相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翠穀村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第二天一大早,王大山便踏上了前往縣城的路。
他先來到了縣銀行,找到了信貸科的張科長。
“張科長,您好!我是翠穀村的支書王大山,今天來是想谘詢一下貸款的事兒。”
王大山禮貌地說道。
張科長笑著請他坐下,說:“王支書,你好你好。貸款的事兒,你詳細說說,你們村打算貸款做什麼?”
王大山把村裡的發展規劃和農產品深加工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張科長。
張科長聽後,點了點頭,說:“王支書,你們村的發展思路很不錯,支持農村產業發展也是我們銀行的責任。不過,貸款需要有抵押物,你們村有什麼可以抵押的資產嗎?”
王大山微微皺了皺眉頭,說:“張科長,我們村目前主要的資產就是土地和一些基礎設施,這些能抵押嗎?”
張科長想了想,說:“土地屬於集體所有,不能抵押。基礎設施的話,得看具體情況。這樣吧,你先回去準備一些資料,包括村裡的財務報表、項目計劃書,我們再研究研究。”
王大山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感謝了張科長的建議。
從銀行出來後,他又來到了縣農業局,希望能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支持。
在農業局,王大山見到了負責農村產業發展的李副局長。
李副局長聽了他的彙報後,對翠穀村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並表示會在政策和技術上給予支持。
“王支書,你們村的綠色農業和傳統手工藝品產業都很有特色,農產品深加工也是個很好的方向。我們局裡有一些針對農村產業發展的扶持項目,你可以回去準備一下申報材料,符合條件的話,能獲得一定的資金補助。”
李副局長說道。
王大山聽後,心中大喜,連忙道謝:“太感謝李副局長了!這對我們村來說,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我們一定儘快準備材料,爭取能申請到扶持資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