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翠穀村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的過程中,王大山並沒有滿足於現有的成績。
他深知,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隻有不斷開拓創新,才能讓村子始終走在發展的前列。
一天,王大山在看報紙時,一則關於農村電商培訓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意識到,這可能是翠穀村進一步拓展市場的一個重要契機。
“秀蘭,你看這個。”
王大山把報紙遞給妻子,興奮地說,“縣裡要舉辦農村電商培訓班,我覺得咱們村應該派人去參加。”
秀蘭接過報紙,看了看,有些擔心地說:“電商?這東西咱也不懂啊,能行嗎?”
“不懂可以學嘛。”
王大山說,“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電商肯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咱們村的農產品和旅遊紀念品要是能通過電商賣出去,那市場可就大了。”
“那你打算派誰去啊?”
秀蘭問。
“我想讓小李去。他年輕,腦子靈活,接受新事物快。”
王大山說,“而且之前網店的事情他也參與了,有一定的基礎。”
第二天,王大山把小李叫到了村委會。
“小李,縣裡要舉辦農村電商培訓班,我想讓你去參加,你願意嗎?”
王大山問。
“真的嗎?王支書。”
小李興奮地說,“我當然願意了!這可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
“好,那就這麼定了。”
王大山說,“這次培訓很重要,你一定要認真學,把電商的知識和技能都掌握好。回來以後,還要教給村裡其他的人。”
“放心吧,王支書,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小李堅定地說。
在小李參加培訓的這段時間裡,王大山並沒有閒著。
他開始著手規劃村裡的文化廣場建設。
他知道,隨著村子的發展,村民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王大山召集了村裡的一些能工巧匠,一起商討文化廣場的設計方案。
“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王大山說,“咱們這個文化廣場要怎麼建,才能既實用又美觀?”
“我覺得廣場中間應該建一個舞台。”
趙大叔說,“以後村裡可以在這兒舉辦文藝演出、放電影啥的。”
“這個主意好。”
劉老師接著說,“周圍再種些花草樹木,設置一些健身器材,這樣村民們平時也有個休閒娛樂的地方。”
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王大山認真地聽著,不時提出一些問題和想法。
經過一番討論,最終確定了文化廣場的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