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遊客抵達翠穀村的那天,陽光格外明媚,金色的光輝灑在錯落有致的屋舍與蔥鬱的田野上,整個村子都被染上了一層暖融融的色彩。
王大山站在村口,身旁是整齊排列、身著乾淨質樸衣衫的村民們,他們臉上洋溢著熱情與期待的笑容,眼神中滿是對翠穀村未來發展的憧憬。
“王支書,您說今天這批遊客會不會喜歡咱們新準備的項目呀?”
小李微微有些緊張,不停地搓著手,眼睛緊緊盯著蜿蜒的進村小路,仿佛下一秒遊客們就會出現。
王大山拍了拍小李的肩膀,沉穩地說道:“肯定會喜歡的。咱們這段時間付出了這麼多努力,把編織比賽、農家遊戲,還有那些特色獎品都準備得妥妥當當,就是為了給遊客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咱們翠穀村的好,他們來了就知道。”
正說著,一陣汽車的轟鳴聲由遠及近,一輛嶄新的大巴車緩緩駛入眾人的視線。
王大山立刻挺直了腰板,大聲說道:“大家精神點,遊客們來了!”
車門緩緩打開,遊客們魚貫而下。
一位戴著遮陽帽的年輕女孩一下車就深吸了一口氣,興奮地說道:“哇,這裡的空氣好清新啊,跟城裡完全不一樣!”
王大山趕忙迎上前去,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歡迎大家來到翠穀村,希望這裡能給大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一位頭發斑白的老者好奇地問道:“小夥子,聽說你們這兒有獨特的編織文化,能詳細給我們講講嗎?”
王大山熱情地介紹道:“大爺,咱們翠穀村的編織手藝那可是傳承了好幾代人了。從竹籃、竹筐到精美的竹編工藝品,每一件都是咱們村民用心編織而成。一會兒帶您去編織廠,您不僅能看到工人們現場編織,還能親自上手體驗體驗。”
在王大山的帶領下,遊客們首先來到了編織廠。
車間裡,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手中的竹條,竹條在他們手中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件精美的編織品就初具雛形。
“太厲害了!這簡直就是一門藝術。”
一位中年男子忍不住讚歎道。
王大山笑著說:“這位同誌要是感興趣,也可以跟著師傅們學一學。咱們今天還準備了編織比賽,獲勝的還有精美獎品呢。”
遊客們紛紛躍躍欲試,在工人師傅的指導下,拿起竹條嘗試編織起來。
一時間,車間裡充滿了歡聲笑語和討論聲。
從編織廠出來後,遊客們來到了村子中央的小廣場。
廣場上,各種農家遊戲道具一應俱全,有色彩鮮豔的毽子、細長的跳繩,還有裝滿沙包的小竹籃。
“大家可以儘情體驗這些傳統的農家遊戲,感受一下咱們小時候的快樂。”
王大山笑著說道。
遊客們立刻分散開來,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繩,還有的玩起了丟沙包。
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孩子一起跳繩,孩子歡快地笑著,笑聲在廣場上空回蕩。
“王支書,這個編織比賽什麼時候開始呀?我都迫不及待想試試了。”
一位年輕的小夥子興奮地問道。
王大山看了看時間,說道:“馬上就開始。大家先到這邊來,我們講講比賽規則。”
遊客們圍攏過來,王大山詳細地講解了編織比賽的規則和要求。
比賽開始後,遊客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編織中,手指在竹條間靈活穿梭,都希望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編織比賽的結果終於揭曉。
獲勝的遊客們興奮地領取了用翠穀村農產品製作的小零食和精美的編織品作為獎品,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中午,遊客們來到村裡的食堂。
食堂裡彌漫著濃鬱的飯菜香,一桌桌豐盛的農家菜擺滿了餐桌。
有肥而不膩的紅燒肉、翠綠鮮嫩的炒青菜、金黃誘人的土雞蛋,還有香甜軟糯的玉米粥。
“來,大家嘗嘗咱們翠穀村的農家菜,都是自家種的食材,綠色健康。”
王大山熱情地招呼著遊客們。
一位遊客夾了一塊紅燒肉放進嘴裡,讚歎道:“這肉燒得太好吃了,入口即化,滿滿的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大家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和村民們聊天,了解翠穀村的風土人情。
整個食堂裡充滿了溫馨和歡樂的氛圍。
下午,王大山帶領遊客們參觀了村裡的民宿。
民宿的房間布置充滿了鄉村特色,牆上掛著精美的竹編畫,床上鋪著帶有編織圖案的床單,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農家小院。
“這房間布置得太有特色了,住在這兒感覺特彆放鬆。”
一位女遊客笑著說道。
王大山介紹道:“這些民宿都是咱們村民自己動手改造的,融入了很多編織文化元素。希望大家住得舒心,也能更好地了解咱們翠穀村的文化。”
在遊客們遊玩的過程中,王大山也沒有閒著。
他不停地穿梭在人群中,關注著遊客們的需求和反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