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解決編織材料供應問題後,翠穀村的編織產業逐漸恢複了生機。
編織培訓班的年輕學員們也在不斷進步,他們的作品開始出現在村裡的旅遊紀念品商店,受到了遊客們的喜愛。
與此同時,村裡的旅遊項目也在不斷完善和拓展。
王大山每天都在村子裡忙碌著,他要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能做到儘善儘美。
今天,他來到了村子裡新開發的夜景燈光區域。
這裡已經安裝好了各種燈光設備,將村子裡的自然風光和編織文化元素巧妙地展現了出來。
“小李,你覺得這些燈光效果怎麼樣?”
王大山轉頭問身邊的小李。
小李興奮地說:“王支書,我覺得效果特彆好!晚上打開這些燈,咱們村肯定特彆漂亮,遊客們肯定會喜歡的。”
王大山點了點頭,說:“嗯,一定要保證燈光的質量和安全性。這可是咱們村新的旅遊亮點,可不能出任何差錯。”
兩人正說著,老張走了過來。
老張是村裡負責篝火晚會籌備工作的,他一臉興奮地說:“王支書,篝火晚會的場地已經布置好了,烤紅薯、烤玉米這些小吃也都準備得差不多了。就等遊客們來了,肯定能讓他們玩得開心。”
王大山笑著說:“老張叔,辛苦你了。篝火晚會一定要辦得熱熱鬨鬨的,讓遊客們感受到咱們翠穀村的熱情。”
離第三批遊客到來的日子越來越近,翠穀村的村民們都在緊張而有序地做著準備工作。
王大山也沒有閒著,他又開始琢磨如何進一步拓展旅遊項目,吸引更多的遊客。
一天,王大山在和村裡的一位老獵人聊天時,得知村子後麵的山裡有一片野生果園,每到秋天,各種野果掛滿枝頭,十分誘人。
王大山聽後,心中一動,他想,能不能把這片野生果園開發成一個旅遊采摘項目呢?
回到家後,王大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秀蘭。
秀蘭聽後,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大山,這個想法挺好的。遊客們來咱們村,不僅能欣賞自然風光、體驗編織文化,還能親自采摘野果,肯定會覺得很有意思。”
得到秀蘭的支持後,王大山第二天就帶著小李和幾個村乾部,來到了那片野生果園。
他們仔細查看了果園的情況,發現這裡的野果種類豐富,有野草莓、野葡萄、野山楂等等,而且果實飽滿,味道鮮美。
“王支書,這片果園真不錯啊!要是開發成采摘項目,肯定能吸引不少遊客。”
小李興奮地說。
王大山點了點頭,說:“不過,開發這個項目也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要確保遊客的安全,這片果園在山裡,得設置一些安全標識和防護設施。其次,要對野果進行合理的采摘,不能過度采摘,破壞生態環境。”
大家圍繞著這些問題展開了討論,提出了不少建議。
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決定先對果園進行清理和規劃,設置安全步道和采摘區域,同時安排專人負責引導遊客采摘,確保遊客的安全和果園的生態平衡。
在準備采摘項目的過程中,王大山還遇到了一個難題。
村裡的一些村民對開發野生果園有些擔憂,他們擔心遊客的到來會破壞果園的生態環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
為了消除村民們的顧慮,王大山再次召集村民們開會。
在會上,他詳細地介紹了采摘項目的規劃和安全措施,同時強調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鄉親們,咱們開發這個采摘項目,是為了讓咱們村的旅遊發展得更好,讓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但是,我們絕對不會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我們會采取一係列措施,確保果園的生態環境不受破壞。而且,采摘項目的收益,也會有一部分用於村裡的環境建設和公共設施改善。”
王大山誠懇地說道。
聽了王大山的話,村民們的態度逐漸轉變。
一位老村民站起來說:“王支書,我們相信你。隻要能保證環境不被破壞,我們支持你開發這個項目。”
得到村民們的支持後,王大山的乾勁更足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野生果園采摘項目終於順利完工。
第三批遊客到來的那天,翠穀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熱鬨景象。
遊客們一下車,就被村子裡的美景和熱情的村民所吸引。
在王大山的帶領下,遊客們首先參觀了編織廠,體驗了編織文化和編織比賽。
接著,他們來到了村子中央的小廣場,參加了各種農家遊戲,感受了傳統的鄉村樂趣。
中午,遊客們品嘗了豐盛的農家菜,對翠穀村的美食讚不絕口。
下午,他們來到了新開發的夜景燈光區域,欣賞了美麗的夜景。
傍晚時分,遊客們來到了篝火晚會現場。
熊熊燃燒的篝火照亮了夜空,大家圍著火堆唱歌跳舞,品嘗著烤紅薯、烤玉米等特色小吃,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村子。
“王支書,你們這兒簡直太棒了!我從來沒有體驗過這麼有趣的鄉村生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