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湘湖縣黨代會召開。
會上,縣委書記李語晴代表縣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
當天下午分組討論,第二天上午再次召開會議,選舉縣委委員、候補委員。
因為有的縣委委員因為違紀違法被查處和調離湘湖,這一次其實補選。
經過嚴格的選舉程序,最終補選縣委委員兩名、候補委員一名。
王宏毅正式當選為縣委委員,成為全縣38個縣委委員之一。
身處官場或者對官場比較關注的同誌可能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情況,就是宣布外地領導到其他縣擔任縣委書記任職決定的時候,都是某某某同誌任某某縣委委員、常委、書記,縣委委員是排在前麵的,意思是首先必須是縣委委員,才能任職常委、書記。
縣委委員全稱是縣級黨委委員會的委員,由縣級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為五年。
委員的權力大小由其所處的崗位決定,在黨代會上主要行使集體表決權、建言權,沒有決定權。
正常情況下,縣委委員由縣委委員、部分縣級領導、部分正科級領導組成。
毫無疑問,縣委常委們肯定是縣委委員,但是,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裡麵的副縣級領導有很多都不是縣委委員。
除此之外,鄉鎮黨委書記、縣級機關部門的一把手這些正科級實職領導裡麵,也隻有少數可以成為縣委委員。
有的鄉鎮黨委書記、縣級機關部門一把手、鄉鎮長可以是縣委候補委員。
很顯然,王宏毅這個副科級乾部能成為縣委委員,有他過人的一麵,全國先進個人的殊榮就是一個重要砝碼。
至此,王宏毅除了工作職務之外,還有兩個身份:縣委委員、縣人大代表。
有了這兩個身份的加持,王宏毅比與他同級彆的乾部相比,有了很多優勢。
首先就是政治上的優勢,縣裡麵召開縣委全會,隻有縣委委員和候補委員有資格參會,其他人員都是列席,不是縣委委員的領導沒有會議表決權。
在排位上,同級彆的領導,縣委委員要排在非縣委委員前麵。比如,同是鄉鎮黨委書記,縣委委員身份的鄉鎮黨委書記排在非縣委委員身份的鄉鎮黨委書記前麵。
其次是提拔晉升上的優勢,比如鄉鎮黨委書記職級晉升,是縣委委員的比非縣委委員就有晉升優勢。在提拔時,正科級縣委委員下一步就是副處級領導。
所以,湘湖縣委給了王宏毅這樣一層身份,也為他下一步晉升奠定了基礎。
縣黨代會結束三天後,一年一度的縣人大、政協會議召開。
王宏毅作為縣人大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並且擁有了選舉權。
因為有了縣委委員的身份,王宏毅在縣人大代表裡麵的排序靠前了很多。
2月2日上午九點,縣委副書記、代縣長歐陽宜軍代表縣政府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全麵總結了湘湖縣過去一年的工作,分析了存在問題和形勢,提出了今年的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
李語晴去年代表縣政府作的工作報告裡製定的目標任務,全部實現並超額完成。
大家最關心的是gdp,2001年突破60億元大關,達到625億元,超出目標54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350元,均超過預期目標。
在歐陽宜軍所作的政府報告裡,對今年gdp的增長率定位在13,比李語晴去年製定的136還要低,這也體現了歐陽宜軍和新一屆縣政府比較保守的一麵。
說白了,他們也是在和李語晴的任期作比較,認為自身的優勢不明顯,可能增幅超不過李語晴當縣長的時候。
所以,設定了13的增幅,也能說得過去。
兩天後,舉行選舉,選舉新一屆政府組成人員,主要是縣長。
王宏毅作為縣人大代表,也擁有選舉權,投上了莊嚴而又神聖的一票。
這是兩世為人的王宏毅第一次有這樣的機會,儀式感還是不一樣的!
沒有意外,歐陽宜軍全票當選為新一屆縣人民政府縣長,正式去代轉正。
人大、政協會議結束之後,新任縣長歐陽宜軍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縣委書記李語晴提出團縣委升格的事情及早提上議事日程,推薦提拔王宏毅。
李語晴沒有立即表態,表示近期會研究團縣委升格的事情,但是沒有說是否提拔王宏毅。
既然歐陽宜軍有這樣的想法,由他向縣委推薦,在縣委“五人小組”會上研究,更為合適,也可以避嫌。
不得不說,歐陽宜軍還是很聰明的,會做人,對於他來說是舉手之勞的事情,換來的是對他未來的仕途有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後,歐陽宜軍給王宏毅打了一個電話。
十五分鐘後,王宏毅過來了,他從公文包裡拿出一盒茶葉。
“縣長,這是我一個朋友家裡種植的茶葉,想請您幫忙品鑒一下,您看可以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