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火了。
第二天,林凡黃博,還有劉亦飛來到影廳現場時就發現,《不可饒恕》就這麼火了。
跟昨天的門可羅雀不同,他們到的時候,影廳門外,一個個金發碧眼的觀眾已經在門口排起了長隊。
隻是草草掃過,林凡覺得不下於六七十號人。
而三個東方麵孔的出現,也立刻引起了一眾人的注意,尤其是黃博這張跟海報上幾乎一樣的臉,辨識度極高。
“hi,朋友,我們已經等半天了。”
“那個就是論壇上說的,漂亮的東方女孩,果然很美。美女,你還缺男朋友嗎?”
“你們就是劇組的吧,快點,開始放映吧,我已經等不及了。”
這些人嘰裡呱啦的催促著,有些用的還是法語,在劉亦飛的翻譯下,林凡知道了他們的訴求。
但劇組隻是租下了影廳和放映設備的使用權,每天幾點開始放映,能夠放映幾場,都還是由電影院決定。
好在,影院的領導也注意到了這個影廳的情況,立刻派人過來跟林凡交涉。
就這樣,原本9點半才開始放映第一場,被提前到了8點半。為了緩解,人流壓力,林凡甚至都沒賣這第一輪的門票,讓他們先進去觀影。
而林凡也很快從姍姍來遲的李翔口中,知道了電影火爆的原因。
昨天在電影網站上的影評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還是來自戛納的場刊。
歐洲三大電影節期間都有自己的場刊,每天一期,作用類似那些大型超市自己印的宣傳單。
場刊上有著關於電影節的一切資料、以及相關電影幕後、評論、廣告,還有最重要的對所有參賽電影的評分。
如果說影評代表了影評人的意見,那場刊評分就代表了電影節主辦方,對這部電影的看法。評分最高4分,而《不可饒恕》在昨天的首映後,拿到了31分。
這分數,是很多進入主競賽單元的作品,都沒有的。
戛納電影節持續12天,電影節舉辦期間,有著成百上千部電影同時上映,作品質量參差不齊。
對於到場的電影愛好者和遊客來說,每一部都看過去,顯然不現實。
誰都想在有限的時間裡看好看的電影,那場刊評分,就是個很好的參考。
正是借助了場刊的影響力,這才一夜間吸引了這麼多人前來觀影。
而隨著觀影人數的增加,《不可饒恕》的口碑也在持續發酵,第一天的觀影人數是昨天的數倍,後續兩天這個數據還在持續增加。
林凡和黃渤兩人壓根忙不過來,而出於安全考慮,現場人太多,原本要來幫忙的劉亦飛也被林凡勸離了。
最後林凡隻能讓李翔去找了幾個當地的留學生過來幫忙。
但這也是杯水車薪,因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場地,200人不到的影廳還是滿足不了,現場突然暴增的觀影需求。
李翔作為上影的一個中層管理,這點眼光還是有的。
他第一時間就聯係了上影,讓國內連夜送來了兩份拷貝片,以及幾個專業的工作人員。同時他又以上影的名義,聯係了幾家本地的影院,騰出了2個影廳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來到戛納的第四天,劉亦飛和劉小麗跟林凡告彆,她們要回國了。
為了參加電影節,林凡和黃博是跟學校請了10天假,但劉亦飛則是探親的名義,隻請到了2天,算上周末也就4天假。
來時候一起來的,走的時候林凡和黃博也親自到機場送行。
離開前,小劉同學朝著林凡比了個小拳頭,鼓勵道:“林凡,加油,你這次一定能得獎的!”
“嗯嗯,借你吉言!”
一向高冷的劉小麗這次態度也親和不少,臨走前也笑著給了句:“加油。”
看著母女倆離開的背影,黃博調侃道:“嘖嘖,劉阿姨有點勢力啊。”
林凡不置可否的聳了聳肩,他倒是不覺得人家勢利。
長相氣質就不說了。
論家世,這位劉阿姨也是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出身,那也是拔尖的。
論成就,人家是年紀輕輕就能開自己獨舞晚會,還拿下了國內藝術類最高的<五個一工程獎>和<文化部的文華表演獎>,這已經是一個舞蹈演員的了。
而林凡和黃博,一個是剛出道的小導演,一個是還沒畢業的撲街大齡男演員,人家態度高冷點,也很正常。
電影的熱映,除了給林凡帶來了一定名聲外,還有實際的利益。
就在上映的兩天後,就有世界各國的片商主動找到了林凡,想要買下《不可饒恕》的海外版權。
電影節除了參賽評獎拿榮譽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為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和購片商們提供一個交易平台。
在電影節期間,成交的交易額也是衡量一個電影節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
國內的魔都電影節,也是國際公認的15個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但每年成交額隻有幾千萬,所以才有著a類的名頭,卻沒有一點a類的地位,彆說國外電影,就是很多國內大導演的電影都不屑參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