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為期近兩周的第56屆戛納電影節落下了帷幕。
結束前兩天,主辦方就把電話打給了林凡,當時他正跟黃博在其他影廳刷片,所以連著掛斷了兩次。
直到電影結束,看到是法國本地號碼後,他才回撥了過去。
而當電話那頭自報家門,並鄭重其事的邀請他參加閉幕式後,林凡知道這把穩了。
因為歐洲三大電影節都有一個慣例,那就是獲獎電影的劇組,會在電影節結束前,提前收到邀請。
這個電話說明,林凡報名的兩個單元,至少有一個獲獎了。
跟開幕式不同,這次林凡這導演和黃博這位電影主演已經有了足夠的資格走上閉幕式紅毯。
隻不過平行單元還是太low了點,他們倆也沒什麼名氣,現場的外國媒體都沒有給多少鏡頭。而且因為今年沒有華夏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來的國內媒體也沒幾家。
這麼一來,林凡兩人這紅毯走了就跟沒走一樣,一路上也沒個記者喊他們停下拍照,隻能隨意的朝著周圍揮手,兩三分鐘就走到了頭。
然後眼巴巴的在後台看著一個個明星走上紅毯。
作為歐洲三大的領頭羊,戛納電影節的紅毯堪稱星光熠熠,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娜塔莉·波曼,威爾史密斯等相繼走上場。
除了這些個國際巨星,真正重量級的還是那些大導演,法國的傳奇導演帕特李斯,美國的知名大導斯皮爾伯格,另外還有華夏的江文。
江文今年雖然沒有作品參賽,但他卻收到了邀請,以評委的身份出席戛納,這份殊榮在國內導演圈子裡也是獨一份的。
目前國內認知中的三大導演是陳凱戈,張毅謀和馮小鋼。但在國際上,如果給華人導演排個座次,毫無疑問是張毅謀,陳凱戈,江文,他們三人每人都有拿得出手的國際獎項。
至於小鋼炮?在國外完全就是查無此人的狀態。
閉幕式紅毯結束,沒有歌舞表演,也沒有冗長的領導發言。在本屆評委會主席帕特裡斯·夏侯做了個5分鐘左右的開場白後,頒獎開始。
主席台上喊名字,獲獎人起身,嘉賓掌聲響起,然後獲獎人快步上前,離的遠的必須得用跑的,因為走慢了過會兒獲獎感言的時間就少了。
這流程,糙是真的糙,但彆說,很對林凡胃口。大家來就是拿獎,漲名氣的,又不是來聽訓話的。
因為遵照著<含金量從小到大>的規則,所以最先頒布的就是平行單元,然後才是重量級的主競賽單元。
開場10分鐘後,就到了<影評人周>單元。
負責頒獎的是本屆評委會成員之一,來自意大利的編劇,埃裡·德·盧卡和美國女演員梅格·瑞恩。
兩人打開信封,直接念出了拿下本屆影評人周<評審團大獎>的獲獎電影:“《不可饒恕》fanl。”
“林凡,獲獎了,你丫真的獲獎了。”
黃博的反應比林凡還激動,拽著他的胳膊一陣晃。
林凡短暫的錯愕後,跟黃博擁抱了下,在掌聲中快步走上台,從頒獎嘉賓手上拿過了獎狀。
是的,獎狀!
戛納電影節隻有中最高榮譽的金棕櫚是獎杯,其他所有都是獎狀,一張卷成紙筒,用一根紅色綢帶係住的紙而已!
跟兩個頒獎嘉賓擁抱後,林凡拿過獎狀,語氣激動的發表著自己的獲獎感言。
感謝學校,感謝上影對他電影的支持,同時也感謝了下父母,最後他揮了揮手上的獎狀,情真意切的表示,這份榮譽屬於劇組全員。
整個流程差不多就是5分鐘。
“給我看看~”
等林凡一坐下,黃博就迫不及待的拿過了獎狀,得到允許後,解開紅繩,看了起來。雖然上頭都是法文,除了用拚音寫的<fanl>兩字外,他什麼都看不懂,但還是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
林凡掃了眼後,繼續看向台前。
有了這張獎狀,自己的戛納之旅算是圓滿結束,如果加上之前的版權收入,那堪稱完美。
就這麼會兒的功夫,台上的頒獎嘉賓已經換了,還是一男一女的組合,其中一人林凡很熟,正是江文。
“不會吧~”
江文的出現,讓林凡瞳孔瞬間放大,他嘴裡下意識的呢喃出聲,甚至心臟也跟著跳快了幾拍。
台上的江文簡單的跟身邊女伴互動兩句後,就打開了信封,他的目光掃了眼林凡的位置,嘴角帶著笑,用英語宣布不道:
“獲得本屆金攝影機獎的是電影《不可饒恕》,恭喜,來自華夏年輕導演,fanl!”
同樣的名字,隻間隔了數分鐘,就再次出現,現場的觀眾也有了短暫的錯愕,但很快就被這戲劇性的結果逗笑了,送上了遠比之前更熱烈的掌聲。
就憑電影節的場刊評分,林凡知道自己肯定能拿一個獎。
但兩個都給,是真的出乎了他的意料,隻能說戛納電影節的主辦方是懂怎麼頒獎的。明天的世界各地的電影類新聞上,怎麼都要給戛納電影節加上一個重視新人的美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