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路明,很普通的中文名字,但實際上這位卻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雖然他是美國人,最近幾年,這位在華夏電影圈乃至整個亞洲華語電影圈都是炙手可熱的人物。
一切都因為他的身份,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宣傳和製作部的經理。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進入華夏市場,是一眾好萊塢電影公司裡頭,最早在華夏活動的電影公司。
他們投資華夏電影人,投拍華夏電影,像是讓李安一戰成名的《臥虎藏龍》,還有馮小鋼的《大腕》,周星馳的《少林足球》以及正在拍攝的《功夫》,背後其實都離不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支持。
甚至張毅謀,陳凱戈等大導演,都和這家公司有過不少合作。
對國內大多數電影人來說,這家公司不但是大家的衣食父母,更是大家能否走出國門,甚至闖入好萊塢的關鍵。
李安當初不就靠著哥倫比亞,才在好萊塢打開了局麵,成為國際大導的嗎?
而負責宣發製作的葛路明,那可真就是趙公明一樣的角色了。
想拍電影,想要錢,電影拍出來後想在什麼國家上映,都是他一句一話的事情。
現在,這位居然就這麼死了,這在圈子裡還真不是什麼小事兒了。
說來也挺巧,林凡其實還認識這位。
幾個月前的《不可饒恕》慶功宴上,這位也應邀參加,兩人有一麵之緣。
大概是出於禮貌,這位葛先生還向他發出了邀請,表達了投資意向。
隻不過後頭,可能是知道了他跟新線的合作,這才做罷。
機艙裡,坐在一邊的任中輪,看著林凡翹起的嘴角,也跟跟著笑了笑,打趣道:
“你這語氣,我這怎麼聽都有種幸災樂禍的味道啊。”
林凡也回敬了一句:“任總,誰讓我一顆紅心向太陽呢。”
何止是林凡語氣調侃,有人過世了,任中輪臉上也不見有什麼傷感的,這次會飛去京城參加葬禮,也就是應付差事。
不止任中輪,其實有點立場的華夏電影人都不會喜歡葛路明。
究其原因,就要涉及哥倫比亞這家公司的背景了,1989年索尼就花48億美元收購了哥倫比亞。
所以這實際是家披著美國外衣的小日子公司。
一家日本公司,又怎麼會真心誠意的幫著彆的國家發展他們的電影市場,培養電影人才?
縱觀哥倫比亞的投資對象,就能知道,其實他們對國內商業片的投資並不算熱衷,真正熱衷的是投資文藝片,尤其是文藝衝獎片。
而90年代,那些能在國際拿獎的衝獎電影,往往都是描繪社會現實,或者回顧曆史的名頭。
說直白點,那就是歌頌苦難,把華夏拍的越落後,越封建,越怪誕越有可能拿獎。
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電影其實就是一個國家的名片,是少有的能讓國外普通大眾,了解一個國家的方式。
之所以2003年的現在,乃至十幾二十年後,還有外國人對華夏保留這位貧窮落後愚昧的刻板印象。
除了一些媒體的有意抹黑外,這些苦難電影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也是因此,雖然這麼調侃對一個死者並不算尊重,但任中輪還是把這當成了談資,一五一十的跟林凡說了聊了起來,後者也聽的津津有味。
說起來,這位的死,還真挺冤的。
林凡拍《不可饒恕》的時候,他的學長陸釧也立項了一部電影《可可西裡》,當初還回學校找了點資源。
結果,林凡電影都上映了,陸釧還在拍著。
而這部《可可西裡》的主要投資方是華藝,但海外發行方正是哥倫比亞。
電影拍攝,投資方探班也很正常,就這麼王中壘代表華藝,葛路明代表哥倫比亞,一起開車前往可可西裡,替陸釧站台。
去的時候還好好的,探班結束回去的時候發生了追尾,其他人都沒事兒,就坐副駕駛的葛路明直接人沒了。
這事兒也給林凡提了個醒兒,這以後坐車還是得坐後排,副駕太危險。
除此之外,林凡還從任中輪口中聽到個八卦。
這位葛路明事實上還是趙軍旗的男友。前幾年,一部還珠格格,讓小燕子火遍了兩岸三地。
對一眾演藝圈公司來說,這就是塊頂級的唐僧肉,誰能簽下趙軍旗的經紀約,那就是躺著賺錢。
而現在,小燕子的經紀約卻是家人管理,真正做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跟日後藝人工作室大行其道不同,2003年是經紀公司的天下。經紀公司再掛靠在製作公司下頭。
例如華藝,榮信達,京城千易都是這麼運作。就連陳到明這種早就功成名就的圈內大佬,都得掛靠在王金花下頭,才能保證資源不斷。
像是小燕子這種吃獨食的做法,在圈裡很不討喜,絕對會招來封殺。
但小燕子卻沒有被封殺,保持了最大自主性的同時,還能源源不斷的接到來自港台內地的資源,靠的就是葛路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