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在橫店又待了一天。
知道他是來給劉亦飛探班的,蔡亦農也很給麵子,乾脆調整了劇組的拍攝計劃,給小劉同學放了個假。
由於《仙劍》在橫店的戲份大多是胡戈和劉亦飛的對手戲,女主角休息了,胡戈這男主的戲份也隻能跟著延後,他也就空了下來。
三人便約著一起出去逛逛。
年輕人聚會,劉小麗這個長輩也不方便跟著了,但她又不放心,所以就把舒倡給叫了過來。
說來也巧,舒倡正在拍攝的《寶蓮燈》這會兒也在橫店取景,劉小麗一召喚,有聽說有玩的,她就顛顛的來了。
兩男兩女,一起逛了秦王宮,去了廣州街。在舒倡的帶領下,還去了《寶蓮燈》的拍攝現場。
他們到的時候,正好在拍焦恩俊的打戲。
這位今年也36的人了,但那賣相,就跟二十出頭一樣,一杆三尖兩刃刀,更是被他舞的虎虎生風,如臂使指。
跟他一比,曹俊的沉香多少就差那麼點意思了,拿著把小斧頭揮來揮去,不加特效就跟林凡小時候拿著樹枝砍油菜花一樣,毫無美感。
難怪原時間線有人調侃,這哪是什麼《寶蓮燈》分明是《二郎真君傳》啊。
林凡的到來,也出乎了寶蓮燈劇組的意料。不過,央視的劇組,可就沒唐人那麼舔了。
導演餘明生帶著幾個演員過來打了聲招呼後,就繼續拍攝。
林凡他們看了兩場戲後,便告辭離開。
之後兩男兩女,出了橫店影視城,去了東陽木雕博物館,又在當地人的推薦下,找了家老館子吃了當地特色的火腿和瓦罐雞。
晚飯一結束,劉亦飛還是沒有回去的打算,拉著幾人一起去了ktv,美其名曰為了之後的錄歌提前練習。
進了包間後,小劉同學就當起了麥霸,連唱了好幾首。
這個時期的劉亦飛聲音軟萌清脆,音色很有特點,加上從小就有相關培訓,所以唱功即便比不上專業歌手,也在平均線上。
隻不過這丫頭點的都是王菲的歌,音色氣質明顯不符,唱出來的效果,多少有點一言難儘。
奈何她本人不這麼認為。一放下麥,就跑來問林凡唱的怎麼樣。
林凡滿口的好好好,誇就完了,絕對不給小劉同學動手的借口。
翌日周末,林凡早早起來,在酒店跟《仙劍》劇組眾人打了聲招呼後,就坐車離開了橫店。
經過一晚上的考慮,蔡亦農同意了林凡的提議。
之後唐人的電視劇會拉上林凡,並給出不低於20的份額。而同樣的,林凡也需要在接下來的電影裡,為唐人演員提供至少2個男二女二或以上的角色。
事實上,蔡亦農也是不得不同意。
唐人的底子太薄了,蔡亦農原來就是個記者,李國利以前也隻是個tvb監製,兩人湊一起,也拿不出幾個錢。
而一部優秀電視劇的投資,動輒就是幾千萬。
因此每次拍劇,唐人都是要拉上很多投資方。就像正在拍的《仙劍》,3000多萬的投資,唐人就拉上了內地和彎彎4家投資方。
如今答應了林凡,也不過是以後多帶上個給錢的,對唐人其實沒什麼損失,反而能從林凡手上拿到最缺的電影資源。
另外就是唐人這會兒的處境其實有點裡外不是人了。
蔡亦農和李國利在港圈本就是邊緣人士,之後李國利成了最早擁抱內的港島導演。
而他拋棄港島北上內地行為,直接被當成了港圈的叛徒,被徹底除了名,港島的關係算是斷了。
而對內地來說,他倆畢竟是港人,又沒什麼大背景,不欺負你欺負誰?
內地的幾個影視資本一邊利用唐人賺錢,一邊卻又擔心唐人壯大後,搶占自己的市場,所以刻意打壓,這才會讓在電視圈如魚得水的唐人完全沒有進入電影圈的機會。
眼下,對唐人來說,大資本他們進不去,連蹭蹭的機會人家都不給。小導演自己又看不上,林凡反而成了短期內最好的合作對象。
而對林凡來說,這合作其實也是占了大便宜的。要不是蔡亦農三番兩次的跟他說想投資,他都想不起這茬。
記憶中,唐人之後幾年還是有不少爆款劇的,《少年楊家將》《步步驚心》《仙劍3》《天外飛仙》等等。
這些劇,不少都是當年的收視冠軍,投資它們怎麼算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肯定比去股市強,還穩妥。
至少目前,不管唐人還是林凡,都認為是自己賺了,簡直完美。
又是接近10個小時的長途奔波,林凡回到北電,已經是下午4點多,好在這次唐人給派了個車,把林凡送到了魔都,免去了綠皮車的顛簸,這一路還算舒服。
到了宿舍沒多久,他就接到了李翔的電話。
李經理這次是彙報自己工作的,這幾天的功夫,他已經為<非凡影業>找好了辦公地點。
地方離北電直線距離3公裡,是去年才建的大廈,500多平的地方目前完全滿足辦公需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