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裡茲塞隆憑借《女魔頭》加冕影後,完成金球,柏林,奧斯卡三連冠。>
<《指環王》大放異彩,十一提十一中,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導演彼得傑克遜,憑借此片正式加冕。>
<肖恩·潘衝獎成功,打敗伊利亞·伍德,拿下最佳男主,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黑馬。>
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距離的限製,奧斯卡金像獎還沒結束,遠在地球另一側的內地影迷就已經通過門戶網站或電影頻道的轉播,清楚了本屆金像獎的獲獎名單。
隻不過,最被眾人津津樂道的影帝影後,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的,此刻在內地都成了陪襯,議論的人寥寥無幾。
不管官媒還是網絡媒體,都被一個標題占據。
<華人導演林凡,憑借《健聽女孩》獲得第76屆奧斯卡原創劇本。實現內地電影人,0的突破。>
甚至就連央視新聞,都給了一個30秒的新聞。
消息一出,北電就跟過節一樣。
提前準備好的橫幅,第一時間就被掛在了校門口。
正巧,今天有中戲的校長郝榮帶隊過來交流學習,看到橫幅,心裡感慨沒選好日子的同時,笑著打趣:
<老王,你們這橫幅掛的挺快,該不會提前做的吧。>
因為成績突出,導演係主任,兼任北電副院長的謝小晶也不尷尬,語氣遺憾的應道:
<嘿嘿,還真被你猜中了。其實咱們做了5個橫幅,就是林凡這小子也太不爭氣了,你說說,提名了5個,結果就中了一個,白花了4條橫幅的錢。>
中戲的幾個領導臉上肌肉抽搐,這話不好接,一時間都覺得後槽牙有點癢,而且你那語氣和表情,是像在說不爭氣的樣子嘛。
知道同行心裡不好受,謝小晶等幾個陪同的領導卻不想就這麼算了。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可不多。
謝小晶就像沒看到對方那不自然的神色,自顧自的朝手底下人吩咐:“跟後勤處的吩咐下,剩下那4個橫幅也都給我保管好。
都是找人花錢定做的,丟了浪費。林凡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沒準明年就用上了呢?你說是吧郝校長?”
郝榮···
娛樂圈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就靠新聞吃飯的記者們又豈會放過。
林凡遠在好萊塢,國內的記者采訪不到。
但不要緊,采訪不到林凡,就采訪林凡的家人朋友,老師同學,還有那些合作過的演員。
當然這些人都隻是添頭,畢竟記者們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這些人嘴裡肯定都是誇人的話,隻能是錦上添花,大概率沒什麼爆點。
所以記者們把主要的采訪目標集中在國內的幾個大導演身上。
老話說的好,同行相傾。
內地電影圈衝刺奧斯卡衝了幾十年,被你個學生就這麼領先摘了桃子,要說那些個成名導演沒點羨慕嫉妒恨,打死記者們也不信。
萬一采訪的時候,某個導演沒克製住情緒,說了些不該說的,這新聞不就來了嘛。
某渣浪記者:“陳導,請問您對林凡導演拿下奧斯卡最佳劇本,作何感想?”
陳凱戈:“作為林凡北電的師兄,我當然是為這位師弟感到高興,恭喜他獲獎,也感謝他為內地電影人提供寶貴的經驗。
說來也可惜了,當初《霸王彆姬》拿下金球獎的時候,我也打算衝刺奧斯卡。但是因為溝通問題,和對規則的不熟悉,錯過了報名。
不過,現在好了,有了經驗,同樣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在《無極》上。”
“陳導,您的意思是你的新片叫《無極》,而且也會報名參加奧斯卡嘛?”
“對,等《無極》拍出來,會以外語片的方式,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希望能圓了當年《霸王彆姬》的遺憾,到時候也能跟我這位師弟頂峰相見吧。”
新聞,台下記者飛快的記錄著,有腦子轉的快的,標題都想好了。
<金棕櫚大導公布新片計劃,片名《無極》>
<北電師兄弟的心心相惜,金棕櫚大導演恭喜師弟獲獎><頂峰詳見,論《無極》能否拿下內地第二座小金人>
按照奧斯卡組委會的規定,內地每年隻有一部電影可以被選送參加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角逐,2002年是《英雄》,2003年是《天地英雄》。
毫無疑問相對國內導演的數量來說,這參賽機會絕對是僧多粥少,論珍惜程度還在歐洲3大之上。
現在《無極》雖然都還沒拍,陳凱戈就敢放話參加奧斯卡,說好聽點是自信,說難聽點就是囂張了。
但現場采訪記者卻沒一個人懷疑,而這就是國內唯一金棕櫚大導演的底氣。
《十麵埋伏》拍攝現場,同樣的問題給到了張毅謀。
張毅謀:“嗬嗬,你問我感想?那肯定是高興嘛。而且林凡我見過。很有才的一個人,他還年輕,希望他再接再厲。”
《天下無賊》拍攝現場。
馮小鋼:“厲害,牛皮。等林凡回來,我要跟他取取經,回頭我的《天下無賊》也報個名,送去耍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