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來說,各地農機廠來總局彙報,一個個的都恨不得溜須負責審核的研究員。
像宋初苓這樣敢叫板的,實在是鳳毛麟角。
而這筆賬,自然被那個研究員算到了市聯合收割機廠頭上。
回去後,他就跟主管告了一籮筐狀。
可誰知主管聽完之後卻問道:“她說小型聯合收割機和機動打稻機都是她研發出來的?”
“對!真是笑死個人!誰不知道這兩個新型機器是c市農機廠研究出來的啊!”那名研究員忍不住笑出聲來。
主管並沒有跟著一起笑,而是詢問:“那位女同誌叫什麼名字?”
“不知道。我沒問。”研究員回答。
主管想了想:“走!我跟你去看看!”
研究員愣住了:“主管,這……沒必要吧?”
主管看了他一眼,歎息道:“常勇,你啊!還是太年輕!”
事實上這名叫常勇的研究員已經三十多歲了。
在農機總局工作了十多年,從實習生混到如今的研究員,也算是老員工了。
如今得了主管一句“太年輕”的評價,對他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常勇連忙問道:“主管,是那個女同誌有什麼問題嗎?”
主管一邊往樓下走,一邊說道:“你知不知道c市農機廠的那兩個設備,就是一個年輕的女同誌研發出來的?”
人的名,樹的影。
上個月c市農機廠研發的兩台機器,可謂是一炮打響。
現在全國農機廠都知道這兩台新型機器,搶著跟農機總局申請生產。
而這位研發出小型聯合收割機和機動打稻機的宋初苓同誌,更是農機總局重點關注的對象。
“啊?我、我不知道啊!”常勇想起宋初苓那副自信得近乎自大的模樣,突然心裡有些沒底,“可、可是來彙報的是市聯合收割機廠的人啊!”
主管斜睨了常勇一眼:“難道就不能借調?更何況我聽說這位女同誌並不是c市農機廠的員工。”
這……難道其實她是市聯合收割機廠的?
可她不幫自己廠研發設備,怎麼會跑c市去?
不太可能吧?
常勇心存僥幸,覺得這麼巧合又小概率的事件不可能正好被自己遇到。
樓下彙報廳。
宋初苓說等,是真的坐在那裡一邊喝水一邊等。
那兩個技術員則急得來回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