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能聽見!”譚川激動的聲音從對講機中傳來,“需不需要我往山上走。”
不等宋初苓說話,葛教授就立即說道:“走!上山!十米一測。”
宋初苓抬眸看過去:“再遠的話,就會有雜音了。”
“有雜音不礙事!能通話就行。”葛教授眼含期待,“我們要測出最長通訊距離以及每個距離段的通訊質量,找出最優化的距離!”
這個所謂的最優化,自然是指能夠通話的最遠距離。
即便有雜音,也可以接受。
因為多幾百米的通訊距離,就能節省出很多時間。
戰場上瞬息萬變。
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乎著戰士們的性命!
前世上過戰場的宋初苓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微微點頭之後便沒有再說話。
經過測試,該對講機的通訊距離最長可以達到4千米。
但大約3220米之後就會出現雜音。
最優化距離為3520米。
“好!真是太好了!”葛教授看著本子上記錄的數據,開心得像個孩子。
宋初苓輕咳一聲:“葛教授,其實更換了天線之後,最長通訊距離和最優化距離還可以再增加一些。”
“換!我這就叫小譚去提申請單!”葛教授毫不猶豫地說道。
接下來,宋初苓跟葛教授討論了影響對講機通話距離和效果的關鍵因素。
“環境因素首先是障礙物,比如山丘、樹林、高樓等等,封閉環境也算,在室內的話,因為有牆壁等障礙物,也會減弱信號,其次是天氣狀況,像雷雨等惡劣天氣都會影響對講機的信號穩定性,最後就是電磁乾擾。如果有其他信號源的話,會產生信號乾擾。”宋初苓說到最後一句的時候特意加重了語氣。
葛教授立即領悟:“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做一個這樣的信號乾擾器來切斷敵方通信?”
“當然!其實想要切斷敵方通信有兩種方法。一個是信號乾擾器,就是發射跟通信相同的無線電波來乾擾信號。還有一種是信號屏蔽器,需要發射信號的頻率更快,讓敵方無法接收到任何信息。兩者相比,後者的屏蔽效果更為精準,效果更好。”宋初苓一邊說,一邊畫圖。
葛教授認真傾聽,很快理解了其中的原理。
而魏北望雖然對於原理不太懂,但也立即明白了這兩個東西的區彆與作用,在腦海中演練如何應用到戰場上。
下班鈴響起。
葛教授才驚覺時間竟然過得這麼快,竟然都已經五點了。
怎麼感覺才吃過午飯不久?
“小宋,要不咱們吃過飯,晚上加個班?”葛教授意猶未儘,有點舍不得下班。
宋初苓自己其實是無所謂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