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邊去!哪兒都有你!”張大花瞪了她一眼。
罵歸罵,但張大花確實把宋建民的話聽進去了。
如果攀上個捧高踩低的親家,確實會給自家帶來麻煩。
而且這樣隻能共享福,不能同吃苦的兒媳婦兒能跟老二走長遠嗎?
接下來的日子,再有人上門提這事,張大花全都委婉回絕了。
原因用的都是同一個,就是自家老二被前麵相親的事整出陰影了,現在對相親過敏。
過敏這個詞,還是張大花跟閨女學的。
她覺得用在這裡很合適。
見宋建民這裡沒戲,又有人把主意打到了宋初苓身上。
不過那人剛起了個頭,就被張大花攆了出去。
張大花氣壞了。
宋初苓過完年才十九歲。
自己都沒稀罕夠。
還想在家多留幾年呢!
就算是魏北望來提親,自己也不能這麼早同意!
過了元宵節,京都那邊就打電話到村裡了。
葛教授催宋初苓進項目組。
張大花一聽姑娘要走,就忍不住抹眼淚。
“你說你咋這麼能耐呢?還上京都工作去了!離家這麼老遠,想見都見不著……”
埋怨著,又給她收拾行李。
什麼都想往裡麵裝。
“那邊也挺冷,帶個厚實點的棉被吧!你這孩子自己會生火嗎?彆把房子點了……”
宋初苓哭笑不得:“媽,去那邊我住宿舍。燒那種蜂窩煤爐子,不會著火的。”
張大花站起來在屋裡轉圈:“熊肉還沒熏好,到時候我給你包上,你帶過去自己掛廚房熏。”
“媽,宿舍估計沒有廚房,都是公共廚房。我到時候吃食堂。你就彆忙活了!”宋初苓拉著母親坐下。
可張大花坐不住:“我去把我之前那件舊棉襖拆了,彈一彈,給你再做一件棉衣。”
宋初苓本想拒絕,可宋誌江說:“讓你媽去做吧!不然她不放心。”
宋初苓想了一下,鬆開了手。
確實,母親找點事做,就不會胡思亂想。
臨走之前,宋初苓還去了367團一趟。
魏北望帶她去的。
畢竟她的組織關係在這裡,臨走之前需要報備一聲,還需要開介紹信。
楊團長的叮囑很官方。
主要是怕宋初苓去了京都太過自由散漫,違反紀律。
隨後楊團長遞給她一個信封:“這是你這幾個月的津貼。還有一些票據。我幫你換了一些全國通用的糧票,等你去京都也可以用。”
“謝謝楊團。”宋初苓笑嘻嘻地打開看了看,驚訝地發現裡麵還有一張自行車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