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苓站在最前麵,語氣輕鬆:“師兄師姐,我昨天說讓你們集思廣益,討論賺錢的辦法。你們討論出了幾套方案啊?說來聽聽!”
張懷宇:“……”賺錢這個目標竟然是認真的?
盧春湖:“……”自己要是會賺錢,日子就不會過得這麼苦哈哈了。
嚴律:“……”昨天下午太興奮,竟然把這事給忘了。
宋琳:“……”小師妹來自貧窮的鄉村,所以想賺錢。倒也合理!
心理活動很豐富。
但是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
宋初苓就知道答案了。
“你們是覺得這個目標有問題嗎?有疑問可以說出來。大家暢所欲言。”她鼓勵。
張懷宇看了看另外三人,輕咳一聲:“小師妹,咱們研究課題,是可以申請研究經費的。”
“一般能申請多少?”宋初苓好奇地問道。
張懷宇遲疑道:“這個不一定。要看項目的大小和進度。有幾千塊的,也有上萬塊的。”
“如果是大項目,幾十萬上百萬都有可能。但那都是很多專家一起研究的。咱們這樣的小項目組就彆想了。”盧春湖補充。
宋初苓點點頭:“說得對。咱們項目組壓根申請不到多少研究經費。所以我們才需要自給自足!”
張懷宇四人愣住了。
好像小師妹說的也有道理啊!
那這麼一看,他們的首要目標,確實是賺錢!
思想順了,靈感也就來了。
四人認真地開始討論起來。
張懷宇提議可以搞一些小發明,因為小發明也是有獎金的。
盧春湖說自己跟廚師爺爺學過廚藝,可以去食堂找個幫廚的活來貼補項目。
嚴律表示自己可以跟家裡要錢。
宋琳想了半天,憋出一句:“我吃得少,可以把每個月剩下的補貼貢獻出來。”
宋初苓被逗笑了:“我提議賺錢就是為了改善項目組的條件,不是為了讓你們過得更苦!”
四個人想出來的辦法,隻有張懷宇的有可行性。
宋初苓敲敲桌子:“張師兄的提議很好。我讚成咱們先搞一些小發明來創收。”
但發明什麼是個問題。
張懷宇是學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的。
盧春湖是學電子技術的。
嚴律是學材料成型與控製工程的。
宋琳是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的。
四個人,四個專業。
也算是覆蓋麵很廣了。
四個人熱烈討論起來。
張懷宇率先發言:“我可以設計一款電動磨刀器。這樣老百姓磨刀更方便快捷,還可以適用於不同厚度的菜刀。”
嚴律第一個支持:“這個好!家家戶戶都有菜刀,研究出來肯定暢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