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改變?
聽了朱元璋的疑問,一旁的朱標和劉基都是點頭,很顯然,他們也有同樣的疑惑。
是啊。
既然生產力提升以後,仍舊是問題重重,矛盾重重,那為什麼還要費力去改變?
朱辰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後,道:“這不是你想不想要改變的問題,這是生產力提升以後,舊的生產關係已經不再適應,必然會做出改變,以適應新的生產力,所以,這是必然結果。”
必然的結果?
這話又是讓朱元璋三人陷入了思考的狀態。
他們在努力的嘗試著去理解朱辰的話。
好一會過後。
朱元璋這才悠悠問道:“既然這是生產力提升的必然結果,可如果我們去抑製生產力的提升,是不是就可以不去改變了?”
“不錯。”
朱辰讚賞的看了一眼朱元璋,隨後點頭道:“抑製生產力的提升,確實可以抑製或者延緩生產關係的改變,曆朝曆代封建王朝的皇帝就是這麼做的。”
朱元璋三人再次麵露思索之色。
好像還真是這樣。
朱辰繼續道:“封建王朝害怕改變,采取了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等政策,這便導致了生產力的發展緩慢,前麵我不是說過嗎,我們華夏大地,從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一直到封建王朝的消亡,華夏的生產力幾乎沒有什麼提升,仍舊是男耕女織靠天吃飯的小農經濟。”
說到秦始皇,朱辰就想到老黃說他是朱元璋。
“你之前不是說,你是朱元璋嗎,如果你真是朱元璋,而且知道了這一切,你會去改變嗎?”
朱辰也就當玩笑話一問。
然而朱元璋卻是麵色凝重,滿是糾結之色。
原本他以為他能夠來到這個未來的書店,他就是有如天助,但是現在的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改變從來都不是容易得。
不改變,那就會按照原來的曆史軌跡走下去,即使是成功挽救朱標,讓朱標登上皇位,也隻是換了一撥人當皇帝,而大明的結局仍然沒有改變,仍然會在後期麵臨嚴重的土地兼並問題,最終在風雨飄搖中走向滅亡。
可是改變呢?
那需要極大的魄力,而且會麵臨諸多困難,承受改變帶來的陣痛,甚至在改變之後仍舊要麵臨無數的問題。
朱元璋一時之間無法回答朱辰。
突然,朱元璋想到了什麼。
他目光凝重的看著朱辰,問道:“那如果你是朱元璋呢,你會去做出改變嗎?”
這話倒是把朱辰問得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