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朱辰已經給他描述過蒸汽提水機的原理,但是實物出現在眼前時,還是那樣的震撼。
隻需要不斷的燒水,機器就能不停的運轉。
不知疲倦,力大無比。
朱元璋真切體會到了朱辰的那句話,這是一種新的動力來源,可以帶來無限的可能。
他當然知道朱辰說的是真的。
但是,他卻不能想象得出朱辰說的許多東西,比如裝上動力的馬車,寶船,還有那個可以一次性拉幾千人的軌道車……
現在眼前的蒸汽提水機雖然遠不及朱辰說的那些,卻實實在在的給他具象化了。
一種前所未有的氣息,撲麵而來。
朱元璋微微愣神。
他不知道這種氣息其實是工業化的氣息,但他卻能感受到和以往的生產方式都不一樣了。
“好,乾得好啊!老二你這一次真是讓咱刮目相看啊,哈哈!”
朱元璋老懷欣慰,不吝讚美之詞。
“謝父皇誇獎!”
朱樉當然也很開心。
事實上,朱樉來到這裡也是非常的努力,以前他在京師的時候,雖然也天資聰慧,嚴毅英武,頗受到讚揚,但實則並沒有得到重用,更多的是讀書學習,這並不是他喜歡的。
來到山西後,朱樉就有了一種乾事業的感覺了。
特彆是采取股份製合作之後,朱樉一下子就把他的煤炭事業擴大了許多
還有那些入股的股東們,他們同樣對這個煤礦寄予了厚望。
以往朝廷的商業都很少讓民間資本參與其中,譬如鹽鐵,絲綢茶葉,茶馬互市等,都是朝廷專營,民間資本想要做,就隻能走私。
走私可是把腦袋彆再褲腰帶上賺錢,危險性不言而喻,但仍舊有人去做。
現在朝廷卻史無前例的搞了一個股份製合作去開發煤礦。
在見到了蜂窩煤之後,沒有人可以拒絕這份誘惑。
但凡是有點商業頭腦的都會知道,這個蜂窩煤,市場潛力巨大,不在鹽鐵絲綢茶葉等朝廷專營的物品之下。
利益永遠是最有效的驅動力。
在利益的驅動下,參與進來的地主鄉紳富商們比朱樉還要積極,朱元璋給朱樉的那些書籍,其實很大部分都是這些股東找人研究的。
眼前浩大的生產場景,絕非一人之功。
朱元璋心中當然明白,同時他也感歎,朱辰的股份製合作之法的精妙。
“父皇,要不要去看一看蜂窩煤的生產?”
“看,當然要看。”
朱樉帶著朱元璋馬皇後往另外一個生產基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