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之後是一座嵌入山體的巨大堡壘。
隔著很遠就能夠看見矗立在山頂的塔樓,比起寺院,維克多覺得它更應該被稱作要塞。
蒼白的牆體嵌在潔白的雪山之中,幾近垂直的高大牆壁上方是極為寬闊的空間,簡樸但莊嚴的主堡就屹立在上方;牆體下麵,還有幾條曲折的小徑連接著山下的角樓和棱堡,但這些看上去明顯不像是最初建造這座城堡的人造的。
這座建築甚至比起利尼維亞城本身還要震撼,將它形容為一件藝術品也毫不過分。
所有人都沉浸在暴雲寺院帶來的震撼中,不過最奇怪的當屬奧利,她說她在這裡有了家的感覺。
她旁邊的士兵打趣道,“跨過水晶海,打過守衛王國的保衛戰,最後又住在世界之巔,你乾脆寫本傳記吧!”
在如此巨大的城堡腳下,來者的身影就顯得格外渺小,直到已經抵達近前,維克多才注意到原來已經有僧人在山口處等待他們多時了。
相比起令人咋舌的暴雲寺院,維克多反倒對那些本該同樣令人震撼的石巨人沒有表現出多少驚訝。
比五個摞起來的成年人還高的、完全由岩石組成的巨人,竟然可以靈巧地向他們雙手合十表示善意。
“國王的使者和北國的朋友們,暴雲寺院歡迎你們的到來,天十大師派我們在此等候。”僧人的聲音聽上去很蒼老,但他看起來卻像少年一般。
僧人口中的天十大師是寺院中僧人們的領袖,一位德高望重又法力高深莫測的老者。
大約十年前,出於和大部分頂尖的魔法學者相似的原因,為了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窺生命和魔法起源的奧秘,天十大師決定閉關冥想。
哪怕隻是增進一點點對於這些終極知識的認識,對於埃克曼大法師、天十大師這樣生命即將走到儘頭的魔法大師來說,都是極大的誘惑。
但在幾個月前,一個微弱但詭異的魔力擾動卻將天十大師從冥想中驚醒。
他預感到世界即將發生變化,然而他卻不知道這個變化的源頭來自何處。
所以他再度醒來,回到寺院中,試圖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並履行寺院對於利尼維亞的義務
因為暴雲寺院太過高大,所以走過去的距離比看起來要遠得多。
為了在路上消磨時間,僧人向維克多他們介紹起了這座寺院的來曆。
暴雲寺院的確不是人類所造,而且她最初也的確不是什麼寺院。
從遺留下來的古跡來看,這裡最早是精靈女神遠征瓦拉杜勒時的一座要塞。
確切地說這裡是女神本人的居城和指揮部,不過戰爭失敗後,艾莉娜不得不帶著精靈們回到南方大陸,要塞也就因此廢棄。
直到很多年後,但那依舊是很久遠的事情:有些人類沿著精靈女神曾經的道路再次掀起征服瓦拉杜勒的遠征,他們和維克多一樣受困於風雪、饑餓和疲倦。
在一場暴風雪中,絕望的先人們終於發現了眼前有座廢棄的要塞。縈繞在要塞上空千年不散的法力宛如一麵巨大的盾牌,將周圍的暴雪和要塞上空的晴天徹底割裂開來。
這股力量超出了所有人類的想象,甚至在天氣轉晴之後,他們還能夠在天上看到這股力量散發的光芒,就像籠罩在要塞之上的一片雲。
自此,這座要塞在人類世界便被稱為暴雲天宮。
不過可惜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魔力也在逐漸淡去。
現在隻有到了沒有月亮的夜晚,才能隱隱看到籠罩在山頂的光芒。
人類的大遠征失敗後,引得瓦拉杜勒的惡魔西進作為報複,這裡自然又成了守衛利尼維亞的最前線。
憑借著女神峽的天險,還有精靈女神留下的防護法陣,那時還十分弱小的利尼維亞一次又一次地擋住了惡魔軍團的侵略。
其中最值得銘記的戰役,當屬三王之戰,人類聯合矮人王在這裡斬殺了萬魔殿的王。
那個家夥被俘後,狡猾地提出按照大陸上的傳統,隻有國王才能殺死國王;它本以為人王一定是個隻知道躲在城牆後的懦夫,絕對不敢親自麵對它,更不敢親手殺死它。
它希望借此讓矮人輕視人類,然後再尋找機會分化聯軍,以期換取脫身的機會。
不過後來的故事,所有的利尼維亞人都知道,人王親手斬下了惡魔王的頭顱,然後把它丟進了女神峽。
再後來,就是利尼維亞人趁惡魔元氣大傷之時,向瓦拉杜勒派出了黑暗騎士團建立新的前哨站,希望能夠掌握更大的戰爭主動權,同時也建立起和矮人王國更穩定的交通線。
而這時候的暴雲天宮,就成了維係利尼維亞和黑暗騎士團之間的中繼站。
但隨著黑暗騎士團在瓦拉杜勒建立起了堡壘和根據地,通過這個中繼站的也就隻剩下了黑騎士和國王的使者,所以也就慢慢變的荒涼了起來。
前來迎接他們的僧人這樣介紹暴雲寺院的由來,“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這裡便被外人稱作暴雲寺院而非要塞了;其實這麼叫也不賴,畢竟我們覺得修習魔法就是靜心悟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