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借著洛紮貢城投降、商人們集體叛逃之名,迪納斯王肅清了商人派在朝中的勢力,又通過締結聯姻、收納侍從和瓜分朝中議會席位的方式拉攏到了軍事貴族們的支持。
但被圍困了整整一個冬季後,利尼維亞城內的情況遠沒有表麵看起來那樣樂觀。
城市長期被困,再加上還有兩條巨龍不停地襲擾南方平原向利尼維亞運送貨物的商路,市場內糧食和各種商品的價格全都愈發高漲。
人們或許沒有那麼關心王座上究竟坐著個什麼樣的君主,也不想理會長桌旁邊領主們的誇誇其談,可他們卻很難不在意麵包、奶酪和香腸的價格。
與高漲的糧價相對應的,則是守城者們日趨低迷的信心。
不僅是迪納斯王需要一場勝利來幫人民暫時轉移一下他們的注意;在傑拉爾德爵士被俘之後,接替他的蓋爾男爵也迫切地想要向其他對這一位置虎視眈眈的同僚證明自己。
朝中大臣們大多都傾向於由維斯帕伯爵來擔任這個職位,可隨著傑拉爾德爵士的被俘和伯爵在洛紮貢城下犯得錯誤,令維斯帕伯爵在迪納斯王心中的地位驟降。
而向來主戰又忠心耿耿的蓋爾男爵,即便他的履曆上略有不足,虛度半生也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戰績,但迪納斯王仍然對他寄予厚望。
所以君臣二人一拍即合,不顧朝中其他大臣的反對主動開城迎戰。
當然,迪納斯王畢竟也是征戰一生的老將,他很清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這場戰鬥隻是更漫長的消耗戰中,一次提振己方士氣的襲擾戰。
戰鬥規模不宜過大,但戰鬥過程務必乾脆利落。
負責指揮戰鬥的蓋爾男爵也認可迪納斯王的策略,畢竟他想要的也隻是一場乾脆利落的勝利,來堵住質疑他的同僚們的嘴。
而眼下利尼維亞軍和複仇軍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改變,正麵對決利尼維亞人並不占上風。
想要取得勝利,隻能靠著相對更雄厚的國力與黑魔王打消耗戰,或者堅持到戰錘要塞的部隊回國勤王。
最終,還是迪納斯王靠著自己的權威壓製住了反對者的聲音。
而在確定要主動進行一場出城作戰之後,利尼維亞人選擇了城市東北方向的複仇軍營地作為此次戰鬥的戰場。
經過斥候們長時間的偵察,利尼維亞人發現這群駐紮於兩個建製兵團之間的複仇軍,主要以輕裝步兵為主,並且他們與臨近兵團間的聯係也並不算密切。
在整條防線上,這裡似乎就是複仇軍最脆弱的一處了。
或許這樣安排或許也和這裡遠離利尼維亞城的城門有關:在進攻時,這裡不會是主要的進攻方向;而如果利尼維亞人決定出城迎戰,複仇軍也不可能給大隊人馬繞那麼遠的機會。
除非
“除非我們隻派出精銳的騎兵部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攻擊,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結束戰鬥。”蓋爾男爵心裡已經差不多有了打算。
這樣的果斷讓迪納斯王非常高興。
迪納斯王當即決定,自己屆時也會親自登上城牆,為他的奇襲成功而祈禱。
次日清晨,八百名騎士帶著武裝侍從從東邊的駿馬門出城,跟在他們身後的還有大約六百名雇傭騎手。
這兩千多名騎兵一離開城門,便立刻向著目標策馬飛馳。
每名騎兵的身後都跟著至少兩匹空馬,以確保他們有足夠的馬力抵達戰場,完成襲擊後再安全返回。
數千匹戰馬奔馳在大地上的聲音雖然引來的複仇軍崗哨的注意,但他們上報給自己的軍官也需要時間,再加上見到如此大規模的陣仗,又摸不清這夥騎兵的動向,所以即使是兵團級彆的長官也不敢擅做決定。
等他們一級一級地上報到維魯克那裡的時候,利尼維亞的騎兵們早就已經抵達了目標。
直到利尼維亞人的騎兵停駐在城牆東北角的複仇軍營地之前,複仇軍才搞明白他們的意圖,並倉促地結陣應戰。
駐紮在這裡的複仇軍,正是那些此前在銀橡森林被俘虜的暮光精靈。
利尼維亞的騎兵們在暮光精靈麵前列好陣勢。
少數雇傭騎手穿著國王提供的最堅固的鎧甲位於最前,他們像敢死隊一樣擾亂暮光精靈尚未穩固的防線,替其後的友軍將暮光精靈的防線撞開裂隙。
跟在他們身後的,是人數最多的年輕騎士、侍從和雇傭騎士。
兩隊騎兵之間的間距極小,所以哪怕第一隊騎兵被暮光精靈的長矛阻擋,第二隊的騎士也會在慣性的作用下,因為無法及時停下而推著前方的屍體繼續前進。
血肉與鋼鐵相互碰撞,騎槍貫穿了暮光精靈的身體;但對利尼維亞的騎兵們來說,身上穿著的被祭祀祝福過的鎧甲也沒能擋住附魔的箭矢。
人類、暮光精靈和戰馬的哀鳴交織其中,光亮的甲胄頃刻間便滿是泥汙和血漬
第二隊騎兵的人數眾多,靠著幾乎無法閃避的慣性,推著第一隊騎兵硬是從暮光精靈鬆動的陣線裡擠了進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