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來越乾旱了。
樹上的知了都不叫了。
村東邊的一處池塘水也剩下不多了。
村裡剩下的幾戶人家相約著一起將池塘裡的塘藕挖回家,魚摸回家,也能湊碗菜。
這天剛好天陰。
大家夥吃完早飯,拿著工具,等著抽水機將水抽的差不多,都下到塘裡,采起藕,摸起魚來。
林老頭是個傑出的農村老漢,抓魚采藕技能熟得很。
林語拿著蛇皮袋跟在林老頭身後,裝林老頭采出來的藕,抓魚和泥鰍。
渾水摸魚的空檔,林語也趁機將塘泥往空間的小潭裡挖,這口塘是西嶺凹村最大的蓄水區,由此連著隔壁村季家灣。
麵積十分不小。
所以林語的行為並沒有引起格外的關注。
而且身懷粗淺的水木異能,林語能清晰的感受到泥水裡的各種小東西,泥鰍都比彆人抓得多。
等到半晌午,太陽又要掙脫雲層時候,感覺到空氣變熱,大家也都紛紛起身。
不管采藕多還是少,大家都覺得自己不是高溫的對手。
拾撿了自家的收獲,洗乾淨腳上的泥巴,四散家去。
采藕能手的林老頭采到了大半蛇皮袋,簡直是大收獲。
一眾人群裡僅次於季屠夫。林語還抓了一條三四斤的大草魚。
二人帶著豐收的喜悅回到家中,洗淨身上的泥巴。
林語撿出幾節完好粗壯的藕,準備晚晌天涼快點,給姑姑家送去好加個菜。
又丟了幾塊嫩藕芽子,幾條小泥鰍到空間小潭裡,以期增加空間生物多樣性,助力空間更好的發育。
林語將抓的一大盆泥鰍放在水桶裡吐泥,來到灶間做飯。
隨著物價的飛漲,自家菜園的絕收,拌上一盤香甜可口的嫩藕可算得上是一個好菜。
就著前日炸的花生米,林老頭拿出自己泡的人參糯米酒,小酌起來。
想到後麵漫長的寒冷季,林語跟爺爺商量著去附近煮糯米酒的村裡買些酒回家。
說乾就乾,在問好價格之後,林語跟人家商定要了一千塊錢的,這可是大手筆啊。
現如今的價格可比年前一斤足足漲了三塊,來到了十八一斤。
按照當前物價,這農家釀的純糧酒已經是極其實惠的了。
等過幾天林老頭又帶著林語去隔壁村子拉酒,林語背著爺爺又跟老板按照先前的價格定下了兩百斤。
好攢著等林老頭冬天慢慢喝。
想著有了塘泥的加持,小潭的麵積無法滿足後期蓮藕的繁殖。
林語又花了幾個日夜連挖帶圍,朝著空間擴展的範圍造一個小池塘出來。
小潭邊的桃種已經長出了真葉。
感受到了它對營養物質的渴望,林語將空間小雞的雞屎糞和灶膛下的草木灰堆成的肥堆在周圍,給小桃增加養分。
隨著日積月累的四處打野,挖土取水,林語將菜園擴充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