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幾日,林老頭改造的廚房就完成了。
做豆腐的事也提上了日程並走上了正軌。
豆腐周六送一回,周二送一回。
家裡到了做豆腐這兩日通常都是通宵達旦。
半夜就開始架上兩個灶眼,左右開弓,爺爺主導,林語輔助,忙活到早上給鎮上王屠夫送去。
剩下的豆渣還能喂雞。
爺爺有了事乾,除了照看新來的兩隻蛋雞就是琢磨豆腐坊的一攤事,愣是叫他悄麼聲的做得千張。
這樣往鎮上的生意往來又多了個花樣。
林語抽空還找出來兩個空的醃菜的陶釉壇子,醃得了兩壇的黴豆腐。
空間的蔬菜除了速生的油麥菜,空心菜這些,茄子豆角和辣椒,絲瓜這些也在陸陸續續的收貨。
林語又去砍了幾根竹,編下了幾個大籮筐,放在空間小屋,儲存自己的收獲的蔬菜。
在往鎮上送豆腐的日子,給姑姑家一簍子,姑姑以為是林老頭自己種的,也不推辭。
時常還給林老頭和自己做很多衣服褲子,合身又漂亮。
這些吃不完的菜,林語用紮帶將空心菜豆角等紮成一把把。
茄子辣椒分開裝在兩個竹筐裡。
用三輪車拉著,送完豆腐或是擺一擺攤。
或是往飯館子裡送一送,都是十分暢銷的。
買菜得的錢林語都換成牛肉,將家裡的冰箱冰櫃塞得滿滿的。
七月流火。
林語返回老家已經快過去了三個月。
雨季終於過去,雖然西嶺凹沒有遭受洪澇,但是看新聞雲市市中心是遭受了不小的災害,地勢低窪處還澇了好幾回。
好不容易天終放晴,雲市又開啟了火爐模式,整日熱得不得了。
怕天熱豆腐容易變味,跟肉鋪老板商量豆腐作坊先暫停些日子。
而且溫度太高,豆漿煮起來,廚房跟蒸鍋一樣。
林語自己身體很健壯,就怕爺爺中暑累到。
勸服了爺爺,白天就老實地躲在空調房間避暑看電視消夏。
林語十分會做人,之前每回去鎮上都給王叔和他的兄弟帶上一簍子的菜蔬。
又挨著姑父王強這層關係,跟王叔也處成了親戚關係。
除了自用的部分,王叔索性把養殖場的糞便清理出來堆到一起都留給了林語。
這下林語的有機肥來源不缺了。
林語將空間的剩下的地整好,撒上堆熟的糞肥,將剩下的二畝地全部種了黃豆和玉米。
隨著空間蔬菜的成熟,林語發現空間的範圍在悄悄增加,在往遠處不斷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