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的臉瞬間紅了,嗔怪道,“媽,你也添亂,剛才不是當著彆人的麵嗎!”
棄凡見他們說起家事,也不再摻和,順嘴喊了一句,“嶽父,嶽母,小穎你們好好聊,我去了!”
“嶽父?還嶽母”
屋子裡剩下的三人,瞬間不說話了!
他們雖然表情各異,但是都是同一種感覺,那就是開心。
忽然,陳天雷似是想起了什麼?
說了句,“糟了!”
陳穎和母親不明所以,正想問,“怎麼了?”
隻見他二話不說,迅速跑到內室提溜了兩瓶酒,大步追了出去,同時大聲的喊道,“棄凡,等等”
半個小時後,棄凡來到了大姑家。
棄凡的大姑,大名葉敏瑩,是爺爺奶奶幾個子女中唯一的女孩子,排行老二。
但卻是為老人付出最多,也是最孝順的子女,沒有之一。
爺爺奶奶的晚年生活過得並不順遂,疾病如影隨形地糾纏著他們。
頻繁的生病使得看病、住院成為家常便飯,而這一係列的醫療支出對於這個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大姑毅然承擔起了這份責任,無論是陪護還是支付大部分費用,她都毫不猶豫地大包大攬下來。
當然,大姑父是煤礦工人,其家庭條件相較於其他兄弟姐妹而言確實較為優越,這或許也是大姑能夠如此慷慨解囊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大伯的情況則截然不同。自從他結婚之後,家中事務皆由大伯母掌管。這位大伯母對待老人可謂是吝嗇至極,不僅分文不出,就連對兩位老人的日常生活也不聞不問,仿佛他們不存在一般。
再看看棄凡的父母,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種植農作物和一些經濟作物。儘管每日辛勤勞作,但微薄的收入僅夠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以及供棄凡和玲玲上學所需的開銷。
麵對爺爺奶奶的狀況,他們雖心懷關切,卻實在是力不從心,無法給予更多實質性的幫助。
還有三叔,棄凡清晰地記得他最初嘗試開展大棚種植時的情景。由於缺乏相關經驗,第一年就遭遇了慘痛的失敗,不僅血本無歸,還背負了巨額債務。自顧不暇的他,根本無暇顧及爺爺奶奶的需求。
就這樣,當爺爺奶奶最為脆弱、急需親人照料關懷之時,他們的三個兒子竟無一人能真正肩負起這份責任
大姑為人善良,是個本分實在的農村婦女,也沒讀過幾年書,但是識字還是沒有問題。
小家也在她精心經營下,過的幸福美滿,他們也隻養育了兩個孩子。
也許讓她唯一遺憾的是,棄凡的兩個表哥,都沒能考上大學。
表哥張南高中未畢業就參軍了,服役兩年後,在縣城找了份工作,具體做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