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裡的布料都是一大卷一大卷的,用一根長長的木尺量尺寸,要多少量多少。
還分高中低檔。
要是用高端布料做一套衣服下來,也要一百多塊錢。
通常隻有結婚的才會舍得買,再找個老師傅做成衣服,那是相當體麵的。
陸野要做窗簾,隻挑了最便宜的粗麻布料買了8尺。
想著蘇夢瑤特意叮囑,要一尺純棉的布料,他便又買了2尺中檔的雪花棉布。
老售貨員好多都不用剪刀,量好以後,剪個豁口,隨手雙手用力一撕,又快又準。
再加上一斤新疆棉花。
陸野隻買這些東西,就花掉了3塊7毛錢。
差不多是他加工8斤芝麻所賺的利潤。
不由得讓陸野心中暗忖一句:“這錢啊,不管在啥時候,都是好花不好掙。”
陸野正要離開供銷社,忽地被一股子肉腥味所吸引。
肚子裡沒油水,忽一聞到肉味,哪怕它是生的,陸野也不禁翻了一股子饞水。
順著看去,陸野這才發現,原來是肉攤那邊,新搬上來幾隻退了毛的白條雞。
有肉賣,供銷社裡的人,呼啦一下子全都圍了過去。
陸野想也沒有想,扭頭就跑出了供銷社,找到外麵那票販子,用十斤糧票換了一張肉票。
正當他拿了票往回返的時候,屋裡有些人才反應過來。
有回家取票的,也有跟陸野一樣,舍得糧票準備找票販子換的。
等陸野衝回到肉攤前時,肉攤上正好剩下最後一隻。
片刻後,
陸野一手拎著白條雞,一手拎著布料棉花,興衝衝走出了供銷社。
回到家時,外麵的天都已經半黑了。
蘇夢瑤正在灶台前蒸饅頭,廚房裡彌漫著蒸氣,熱氣騰騰的。
房門開著縫隙,蒸汽順著縫隙往外跑。
陸野推門而入,拎起手中的白條雞,在蘇夢瑤的麵前晃了晃。
“雞!你在哪弄的?”看見這隻白條雞,蘇夢瑤的眼睛也瞪大了。
農村裡雖然不乏雞狗,但卻是家家戶戶的寶貝,公社對家庭養雞鴨,可是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的。
甚至還因此產生了一句俗語:養三隻是共產主義,養四隻就是資本主義。
最可笑的是,村裡要是誰家養了雞鴨,甚至把雞鴨的尾巴毛給拔掉了,還美其名曰:割尾巴!
僅養那一兩隻雞,也都是留著下蛋,根本就不舍得吃。
蘇夢瑤來到青山鄉,一次雞都沒吃過。
眼下見到這隻白條雞,也是饞得不行。
“還能是哪來的,當然是在供銷社買的。”
陸野將手中的布料棉花遞給了蘇夢瑤:“這是你要的東西。”
蘇夢瑤接過東西,低頭查看了一下,那一卷的棉花,一看就不止半斤,還有那棉布,也是二尺的。
最主要的,這棉布還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