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既不耽誤正片賺錢,又不耽誤自己的表達欲,這才叫真正的“理想歸理想,生意歸生意”。
但問題是,人家那些都是電影,咱們就這麼一個小網劇,你有必要搞的這麼複雜嗎?
不過他沒有著急,打算先看看這兩版劇本再說。
《心理罪》第一季總共是四個案件故事,“畫像案”是最後一個。大概劇情就是戰勝了“第七個畫像案”的悲慘回憶,重新振作起來的男主“方木”,遇到了一個同樣精通心理犯罪的“模仿案凶手”,對方通過模仿各種世界知名案件並留下線索來挑戰方木。
這個故事的主要人物有三個,男主“方木”,凶手“大學圖書管理員孫普”,以及“方木”的研究生導師、同為天才“犯罪心理學”專家的喬教授。
在a版的結局裡,方木找出了真正的凶手,並跟著線索和邰偉一起找到了孫普,可惜兩人都被偷襲打傷。在最後的關頭,之前就被綁架的喬教授阻攔住了打算燒死眾人的孫普,讓方木和邰偉逃出生天,自己則拉著這個“曾經的優秀學生”一起葬身火海。
這算是個“光明”版的結局,在最後喬教授的自我犧牲下,方木終於徹底戰勝了心魔,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犯罪心理學”專家。
至於b版的結局嘛,前麵的劇情都差不多,唯獨是最後方木發現,孫普隻不過是一個聽命行事的棋子,真正的幕後黑手其實是喬教授。
因為患有阿爾茲海默症,他自感命不久矣,於是在生命的最後,他以邰偉和一直追求方木的“拉拉隊長”為賭注,用這種“爆裂”手段逼迫方木成長。
和a版相比,b版的結局就有些“黑暗”了。結尾時候的男主方木到底是借此填補上最後一絲空缺,還是演化出了更加龐大的心魔,誰也說不準。
看著手上的兩版結局,五百也開始糾結了起來。
如果從觀眾情緒的角度,a版的結局無疑更好,在整部劇壓抑肅殺的氛圍下,給了大家一個情緒舒緩的出路。
但要是從影視表現的方麵來看,那無疑是b版的結局更具有衝擊力。雖然這種“以為是正方人物的角色其實是最終大反派”的設定在懸疑故事裡有些爛大街,但架不住確實是好用。
猶豫了一會,五百說了下自己的想法,最後道:“如果是我來選,我會更傾向於b版的結局。而且有個好處是,便於第二季的故事展開——如果你第二季還需要這個設定的話。”
聽了五百的建議,孟白的糾結更深了,因為他原本屬意的其實是a版結局。
作為男主的“方木”經曆了父母早亡、女友被當麵斬首、室友被殺、朋友受害,可以說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遭遇了不幸。在這種淒慘的經曆下,孟白還是希望能在故事最後給他留下一份溫暖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其實是一個“大團圓”愛好者,儘管他寫的都是最不可能出現“大團圓”的懸疑題材故事。
看著自家“編劇老師”的糾結,五百提醒他道:“按照進度,下個月就能殺青。不管你選擇哪一個,最晚在下周之前決定好。”
“要不然,咱們兩個都拍出來,然後等後期製作的時候再看哪個更合適?”孟白道。
“你是製片人,隻要不怕超預算,你拍十個結局我也可以。”
“嘖。”孟白抿了抿嘴唇,下定決心:“兩個都拍,回頭製作的時候也做兩版。反正網劇又不需要成片審查,咱們等開播以後,看觀眾的評論導向,再決定最終用哪個。”
在a和b之間,孟白果斷選擇了“等等再說”。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