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赤伶》引發紛爭開始,這段時間以來,《靈魂擺渡》這個名字算是小小的破了圈,除了原本的劇迷觀眾外,還吸引了眾多的路人。
第二集“赤伶”單元一更新,開場畫麵上立馬被一排排“慕名而來”的彈幕給刷屏了。
看著樂時網後台那驚人的播出數據和新用戶數量,要不是劇情不允許,孟白非得把這集往後挪一個星期再播。
不過有得有失,放在開場也同樣引了一大波流。
這些奔著看熱鬨來的路人,基本都沒有看過第一季,隻是從題材和預告中知道這是一部靈異恐怖題材的劇,所以也做好了麵對恐怖劇情的準備。
但讓大家沒想到的是,恐怖確實是恐怖,但看著看著就看哭了。
【誰能想到,我看一部恐怖劇也能爆哭!】
【d老子看了兩集,恐怖氛圍沒感覺出來,抗日的心倒是堅定起來了!】
【全篇沒有提愛國,但句句都在說愛國!】
【《赤伶》的旋律一響,我直接眼淚下來了。之前還在想這首歌該怎麼和劇情聯係,看完才發現,真的太契合了。】
【這集我真的哭死,“玉蘭”代表了那個年代大部分國人的樸素情感。可能沒念過什麼書,也沒受過什麼教育,但他們知道這是自己的國家。】
【……】
無論是原本“靈擺”的觀眾還是來看樂子的路人,在看完這集後,幾乎都忍不住留下了自己的感慨。
伴隨著好評而來的,是眾多觀眾自發的安利。尤其是在線下,不少人開始和身邊的朋友同事推薦起了這部劇。
追劇這種事情,雖然線上也會有很多劇迷粉絲自發組建的討論組之類的,但大部分人終究還是會以現實的朋友圈和同事圈為主。
過去很多觀眾其實不太願意在現實中聊網劇的話題,總感覺太low了。
特彆是一些打擦邊球或者是走“惡搞”路線的劇,看的時候是挺爽的,但要是和彆人聊起來,多少總會有些羞恥。
但這次的《靈魂擺渡2》不同,先是一首《赤伶》成了近期的熱門歌曲,緊接著播出的“赤伶篇”更是把整部劇的格調都拉高了起來。
甚至有一些鐘情小眾題材的觀眾,還逐漸開始產生了“反向鄙視鏈”——
那些電視劇天天就知道點男男女女、情情愛愛的,哪比得上我們的家國情懷!
關鍵是這樣想的人還不在少數,這段時間,不少影視類的消息和群組裡逐漸開始流行起新的觀點,“電視劇都是爸爸媽媽輩的那些人看,現在年輕人誰不看網劇啊。”
彆說,先不論這句話有沒有邏輯,但確實有不少觀眾隱隱認同這個論調。
也正是伴隨著這個觀點的流行,《靈魂擺渡2》的數據飛速上漲。
首周四天,播放量突破一億,直接把自製網劇的“破億”速度記錄提高了一倍。
第二周更新之後,播放量更是直接到了三億,引得業內一片驚歎。
還有一個月的播出期,按照這個增長速度,這部劇怕是要成為第一部播放量破十億的網劇了。
十億播放!這是多少大陣容、大投資的熱門電視劇都沒有達到過的成績。
關鍵是那些電視劇,網站還得花大價錢買。這自製劇雖說也得投資,但比起直接購片可是劃算太多。
更關鍵的是,作為上市公司,一部熱播劇的出現對公司股價的影響可是相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