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這些,江頌宜將銅鏡收入箱籠鎖起來,去後院那塊建造倉庫的空地上查看施工進度。
為了方便出入倉庫,宅子後院那麵牆上開了一道門。
此時江懷川正百無聊賴地坐在門檻上,嘴裡還叼著一根草。
見江頌宜過來,他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灰塵:“頌宜來了。”
江頌宜點點頭,在江懷川的陪同下穿過那道門,到空地上巡查。
倉庫不比住宅,建造起來沒那麼費力,短短幾天功夫,地基已經打好了。
江懷川雖然平時吊兒郎當,但隻要是他點頭接下的差事,總能辦得很好。
巡查完畢,兄妹倆回到江家後院,江頌宜想了想,道:“二哥,待倉庫完工,你再幫我辦一件事。”
江懷川一聽這話就頭疼:“你又要使喚我做什麼?”
“我想給家裡買六個奴仆,男女各三個,年齡在十四歲到三十歲之間,身體健康能乾活就行,你得空了去奴隸集市幫忙挑選。”
江懷川不解道:“買奴仆做什麼?”
江頌宜道:“到食肆幫忙。”
“食肆不是招了人嗎?”
江頌宜道:“我打算把大姐姐和三妹妹四妹妹全部抽調出來做彆的,食肆的空缺由奴仆頂上。”
江懷川明白了:“成。”
跟江懷川說過這件事,江頌宜眼看時間還早,想起先前答應過盛徐行,為他購買一批物件的事。
雖然他現在還沒出國,暫時不需要投送過去給他,但提前準備好總沒錯。
一念及此,江頌宜備好銀錢出門。
她先後去了繡坊,玉器鋪子和二叔的書齋,購置了一批繡品,玉器,兩套文房四寶,十幾本官刻書籍以及有二叔這個行家點頭認證的五六幅字畫。
隨後江頌宜跑了一趟瓷器鋪子。
但受限於庭州的消費水平,瓷器鋪子裡賣的大多數是普通的杯盤碗碟和花瓶,造型圖案和顏色都平平無奇,鮮少見到京城裡色彩鮮豔造型各異的官窯瓷器。
走出瓷器鋪子,江頌宜不由得懷念起京城裡的東西。
若是能回一趟京城,她能給盛公子送去更多好東西。
這麼想著,江頌宜突然靈機一動——
她現在是暫時無法回京,但是庭州有從京城去外邦走商的商人啊!
他們帶的東西肯定要比庭州當地好得多。
想到這裡,江頌宜趁著天色還早,匆匆去了庭州當地的“客棧一條街”。
這條街兩邊都是客棧,專供來往的客商落腳。
江頌宜進了其中一家客棧,花了幾文錢找店小二打聽。
店小二收了賞錢,熱情地為她引見昨日入住客棧的一隊來自京城的大商隊。
商隊裡的領頭人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留著絡腮胡,身材高大,看起來有點凶。
得知江頌宜來找他買官窯瓷器,他隨手點了個仆從帶她去客棧後院的倉房。
倉房裡堆著用箱子和篾筐裝著的貨物,易碎的瓷器中間用稻草和乾枯的雜草隔開,免得互相磕碰造成損壞。
仆從搬出兩個箱子和篾筐打開,把裡麵的瓷器展示給江頌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