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畝地,彆說江元盛一個人種不過來,就算買來二三十個奴仆幫忙都未必忙得過來。
從最簡單的翻土,播種,到施肥澆水,幾百畝地所需的人工量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盛徐行笑道:“這不是還有我嘛。”
他打開手機,搜出許多現代化的種地機械給江頌宜看。
這一看,江頌宜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什麼智能化收割機、智能化播種機、智能化噴灌機,還有能夠自主運行、定位、識彆、采集和分析數據,代替農民完成種植、收割、噴藥、除草等工作的智慧農業機器人,以及翻土機、植保機、大型拖拉機等農業機械設備應有儘有。
有了這些機械,幾百畝的田地隻要三五個人就能完成從種植到收割的全流程。
江頌宜看得心動不已,當機立斷:“我明日就跟三叔去買田地。”
第二天一早,叔侄倆便去了官府。
一開始,江頌宜的計劃是買五畝地讓江元盛試著種麥子,這種零散的良田交易很簡單,向牙行打聽誰家有意向出售田地,雙方談妥價格,再到官府過戶地契就行。
但江頌宜打算一次性購買五百畝地,這麼大的數量,最劃算的方式是直接向官府交易。
到了衙門,因為先前過年過節時江頌宜沒少給衙門送禮,事情辦得很順利,衙門立刻派了四個人帶江頌宜和江元盛出城去量地。
到了城外,這個季節有不少農民在地裡忙碌,江頌宜還在田間看到了許久未見的王全。
王全也認出了江頌宜,笑著小跑過來跟她問好:“江姑娘,許久未見,你怎麼到地裡來了?”
去年江頌宜租了王全家的地種土豆,還雇了王全幫忙。
後來土豆豐收,送到太守府,張祖謙賞了她和王全一人一百兩銀子。
一百兩銀子,足夠普通的農戶家庭數十年的日常開銷。
隻是後來庭州爆發瘟疫,地裡沒來得及收的大豆和麥子因為無人管理都遭了殃,江頌宜隻能棄了。
自那以後她便沒再碰見過王全。
此時見了王全,江頌宜也想起去年發生的事,揚起笑容道:“我來買地。”
王全聞言一愣,隨即道:“你已經脫奴籍了?”
“對。”
“恭喜恭喜啊!”王全真心實意道。
“謝謝。”
雙方寒暄過後,王全見官差去量地了,他示意江頌宜借一步說話。
兩人走出十幾步遠,王全壓低聲音問:“江姑娘,你那位去外邦做生意的友人回來了嗎?”
他這麼一問,江頌宜便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去年王全幫江頌宜種地時,看中了她帶過來的麥種。
他問起麥種的來曆時,江頌宜隨口說是做走商生意的朋友從外邦帶回來的,並承諾麥子豐收的話就分他一部分當做糧種。
但麥子在灌漿期時遇上庭州封城,幾乎全軍覆沒,後來收割之後質量也很差,自然無法當成糧種。
此時王全問起“外邦做生意的友人”,大概率是想從那個不存在的朋友手中買麥種。
王全人不錯,去年江頌宜雇他幫忙種地時,他照顧起地裡的作物很是儘心儘力,土豆能有那麼高的產量,王全功不可沒。
再加上考慮到從未種過地的江元盛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農幫忙帶一帶,江頌宜起了跟王全攀交情的心思,便道:“回來了,還帶回了許多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