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章和周玉岫兩人喝著沈雲峰贈送的好酒一邊開始商量如何開設商號。
畢竟兩人都有官職,直接去做生意那是萬萬不能的,被人參一本都吃不了兜著走。
白手套這種事情,太多了,向來輕商的儒家時代,那些個生意是誰做的,當真沒官員插手?那就是糊弄小孩的。
兩人商定,李九章出一個心腹,也就是他老家帶來的師爺去欽州開商號,周玉岫從老家尋一個有生意頭腦的親戚來在防城縣城開個商號。
兩家商號為一家,以欽州商號為首,賬做在一起。
商號名取防城和東興各一字為“興成號”,利潤李九章六,周玉岫四。
既體現李九章的品級高一些,也因為李九章坐鎮縣城暗中管理通融方便的原因。
兩人不但可以免費進貨,連啟動的本錢都不要籌措,這時候兩人也不在意啥了,簡直就是白撿來的好處。
就他們現在喝的酒,李九章心想以後再也不會輕易喝了,這酒值錢,得變成銀子。
第二天,當傍晚張武用馬馱回來兩大布袋子銀兩,李九章和周玉岫這才徹底打消是不是在做夢的念頭。
把銀兩搬到房間後,兩人又躲在書房開始商議更多的細節,包括請人的薪金、房屋的租賃,包括要拿走黃有亮紅薯酒在本地的經營權,都一一設計好。
兩個人的目標一定要趕在臘月裡把商號開張,過年就能見到利潤。
為了自己的賺錢項目,那效率是奇高,一周後,張武就送來消息,讓瑤寨準備送貨。
這就是官員經商的好處,本地父母官出麵,隻要不是太搶手的鋪麵,一般都好轉讓過來。
經營的商戶大多也不止一家兩家店麵,大不了讓給你,我重新尋一個,其中多靡費的錢就當送了一回禮。
黃有亮那邊,張武去說了說,說周巡檢家的親戚想做這門生意。
黃有亮雖然有些不舍,但張武說周巡檢親戚願意給點銀子買過去,平地瑤和山上你還賣你的,這樣兩方也就說好了。
李九章本來這邊就兩個師爺,一主一輔,以前政務就不多,現在騰出來一個正好,這都是紹興帶過來的師爺,雖然不算頂尖,但好在見過世麵,也忠心。
李九章安排了一個到欽州去,他也去尋了欽州的通判。
都是官場中人,又在一處謀事,李知縣為手下師爺謀出路,通判自然出麵幫忙。
所以欽州尋鋪麵也容易方便,而且通判出麵,本地人也不敢欺負,坐地起價。
兩間鋪麵尋好,再找好夥計,也是飛快的速度,這邊收拾整理鋪麵,製作字號招牌,那邊便要瑤寨送貨了。
他們準備如此之快,倒是出乎了沈雲峰的意料,但他也希望他們弄的快點,好回流銀子。
雖然暫時“代銀券”沒有被擠兌的風險,但銀兩還是要備著,防止信用上出現危機。
沈雲峰也做好準備,萬一哪兒急著用現銀,就去萬尾島調一點來借用一下。
紅薯酒準備了四百斤,糧食酒準備了二百斤,至於好酒,隻準備了十二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