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長安城內仿若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徐徐展開。繁花似錦,如天邊的雲霞飄落人間,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若雪;柳綠花紅,街邊的垂柳依依,嫩綠的柳枝似是被春風喚醒的精靈,隨風輕舞,那婀娜多姿的模樣,恰似一群身著綠衣的舞女在儘情地舒展著柔軟的腰肢。集市上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喧鬨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各種精美的絲綢,色澤鮮豔,質地柔軟,仿佛流淌的彩色溪流;造型彆致的陶器,古樸而典雅,承載著匠人們的心血與智慧;還有那香氣馥鬱的香料,輕輕一嗅,便覺神清氣爽,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小販們扯著嗓子叫賣,聲音高亢而嘹亮,顧客們則在攤位前駐足,與小販們你來我往地討價還價,這交織在一起的聲音,構成了一幅充滿煙火氣的鮮活市井畫卷,展現出大唐盛世的繁榮與活力。
皇宮之中,禦花園裡更是一片繁花盛景。牡丹嬌豔欲滴,花瓣層層疊疊,宛如一位盛裝的貴婦人,雍容華貴,儘顯王者之氣;芍藥清香撲鼻,那淡雅的香氣縈繞在空氣中,仿佛給整個花園披上了一層薄紗,增添了幾分神秘與婉約。彩蝶在花叢間歡快地嬉戲追逐,它們色彩斑斕的翅膀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似是一群靈動的仙子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宮殿的屋簷下,燕子穿梭忙碌,嘰嘰喳喳地叫著,它們用小巧的嘴巴銜來一根根樹枝與泥土,正精心構築著它們溫暖而舒適的愛巢,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新生命營造一個美好的家園。
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甘露殿內,麵前的桌案上擺放著尚書省的奏疏。他麵色平靜,眼神深邃,似在思索著其中的利弊得失,猶如一位深思熟慮的棋手,在權衡著每一步棋的走向。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位皇子依序入殿請安,他們身姿挺拔,氣質不凡,但各自的眼神中又透著不同的神情。
李承乾率先開口,他的聲音沉穩而恭敬:“父皇,兒臣聽聞尚書省奏稱掖庭女官選拔之事,心中好奇不已,不知詳情究竟如何?這掖庭女官雖身處後宮,看似隻是處理些宮廷內務之事,但實則關乎宮廷秩序與禮儀教化,兒臣身為太子,日後恐要管理諸多宮廷事務,對這類事務多些了解,總是有益無害的。”他微微抬頭,目光中帶著一絲期待,等待著父皇的回應。
李世民微微點頭,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讚許,說道:“尚書省奏稱,近來掖庭女官的選拔亂象叢生,猶如一潭渾水,亟待整治。有的女官出身微賤,自幼生長於貧苦之家,對於宮廷中的禮儀訓教全然不懂,恰似那迷失在黑暗中的羔羊,難以承擔宮廷中的相應職責,稍有不慎,便可能在禮儀之事上鬨出笑話,有損皇家顏麵;有的則來自受刑遭戮之家,心中鬱積憂怨,猶如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恐會給宮廷帶來不良影響,破壞宮廷的和諧穩定。”
李泰眼珠一轉,心思敏捷的他迅速問道:“父皇,那尚書省可有應對之策?他們是不是已經想出了周全之法,來解決這一棘手難題?”他微微前傾身子,眼神中閃爍著好奇與急切,想要在父皇麵前充分表現出自己對朝政事務的關心與敏銳洞察力,仿佛一隻饑餓的獵豹,在尋找著可以展示自己力量的獵物。同時,他也在心底暗自盤算,想借此機會看看是否能在其中巧妙地施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如同在棋局中埋下一顆隱秘的棋子,為日後積攢政治資本,逐步擴大自己在朝堂中的影響力。
李世民看了一眼奏疏,緩緩說道:“他們請求自即日起,後宮及東宮的女官有空缺,都應選擇有才行的良家女子充任,以禮聘納;那些沒入官府以及出身微賤的人,都不能再補充錄用。朕已仔細斟酌,權衡再三,同意了這一請求。朕以為,此舉或可有效改善掖庭女官的選拔狀況,使宮廷人員素質得以提升,維護宮廷的威嚴與秩序。”
李治眨著他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一臉天真無邪地問:“父皇,為什麼不能讓出身微賤的女子當女官呢?她們不能學嗎?隻要有人教,她們肯定能學會的呀。”他歪著小腦袋,單純的思維裡充滿了疑惑,在他看來,隻要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做好事情,不應該因為出身就被剝奪機會,這對那些女子來說似乎不太公平。
李世民看著李治那可愛又懵懂的模樣,不禁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釋道:“稚奴,你還小,有些事情尚未明白。宮廷之中,女官需承擔諸多禮儀之事,這些禮儀繁瑣複雜,猶如一張細密的大網。出身良家的女子自幼受禮儀熏陶,耳濡目染,對這些禮儀規範早已爛熟於心,更易上手,如同在熟悉的道路上行走,自然順暢。且宮廷乃皇家威嚴之地,人員選拔需謹慎小心,猶如守護一座珍貴的寶庫,不容有絲毫差錯,唯有如此,方能保宮廷的和諧穩定,彰顯皇家的尊貴與榮耀。”
李承乾聽後,微微點頭,說道:“父皇,兒臣以為此舉措有助於規範後宮及東宮的人員選拔,提升宮廷內部的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恰似為宮廷管理豎起了一道堅固的屏障。日後東宮在女官選用上,兒臣定會遵循此規,嚴格把關,絕不讓任何不合規之人混入其中,以維護東宮的良好形象與秩序,為父皇分憂。”他眼神堅定,語氣中透著一股決然,深知宮廷禮儀與秩序對於整個皇家形象以及國家穩定的重要性,作為太子,他有責任也有義務維護好東宮的一切,使之成為宮廷管理的典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