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長安,驕陽似火,天空湛藍如寶石,不見一絲雲彩,仿若一塊巨大的藍色綢緞,平整而光滑地鋪展在天際。城中的大街小巷彌漫著暑氣,那暑氣如同無形的熱浪,一波一波地翻滾著,人們紛紛尋找著陰涼之處躲避酷熱,好似一群在沙漠中尋找綠洲的旅人。皇宮內的樹木雖枝繁葉茂,但那蟬鳴之聲卻不絕於耳,似在訴說著夏日的悠長,又像是在進行一場永無休止的歌唱比賽,看誰的聲音更加嘹亮。太液池的湖水在烈日下波光粼粼,似是無數細碎的金子在水麵上跳動,偶有魚兒躍出水麵,濺起一串串晶瑩的水花,仿佛是在與這熾熱的天氣做著小小的抗爭。
唐太宗李世民在禦書房內,看著西南傳來的捷報,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猶如春日裡盛開的花朵,燦爛而溫暖。此時,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位皇子前來請安。
李承乾率先開口問道:“父皇,看您今日似有喜事,莫不是朝堂之上有何佳音?您這笑容,就像那久陰之後突然放晴的天空,定是有什麼大好消息吧。”他目光中帶著好奇與關切,身為太子,時刻關注著國家大事,猶如一隻敏銳的獵鷹,時刻留意著周圍的風吹草動。
李世民笑著將捷報遞給李承乾,說道:“朕剛收到西南傳來的消息,渝州人侯弘仁自牂牁開道,出邕州,打通了通往交州、桂州的路線。蠻、俚等少數民族有二萬八千戶降唐。此乃我大唐之幸事,對西南邊疆的穩定與發展意義非凡,就如同為大唐的邊疆版圖添上了一塊堅實的基石。”
李承乾接過捷報,仔細閱讀後,說道:“父皇,這確實是大喜訊。兒臣以為,這將大大加強我大唐對西南地區的控製與影響力,日後西南的賦稅、兵源皆可為大唐所用,這就像是打開了一座寶藏的大門,裡麵的財富取之不儘。兒臣欲請旨,前往西南視察一番,以便更好地了解當地民情,為日後治理出謀劃策。兒臣想去看看那片新開拓的土地,感受一下那裡的風土人情,也好為大唐的邊疆治理儘一份心力。”他心中思索著,若能親赴西南,不僅能在父皇麵前展現自己的治國才能,也能為大唐邊疆的穩固貢獻力量,心中滿是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在西南地區大展宏圖的場景。
李泰在一旁眼珠一轉,說道:“大哥此想法雖好,但西南之地,路途遙遠,且多有蠻夷習俗,大哥身為太子,不可輕易涉險。這就好比那遠航的船隻,船長若是輕易離船,萬一遇到風浪可就危險了。兒臣以為,可先派遣能臣乾吏前去詳細勘察,繪製地圖,整理當地風俗人情等資料,再做定奪。兒臣願在長安協助整理這些資料,為大哥提供後方支持。兒臣雖然不能親赴前線,但在後方也定能發揮重要作用,就像那幕後的軍師,為前方的將士出謀劃策。”他心中暗自盤算,若能在後方處理好這些事務,也能凸顯自己的能力與智慧,在父皇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仿佛看到了父皇對自己讚賞有加的模樣。
李治眨著大眼睛,天真地說:“父皇,西南在哪裡呀?那些少數民族為什麼要降唐呢?是不是因為大唐很厲害?他們是不是看到大唐的軍隊像巨人一樣高大威猛,就害怕了,所以才投降的呀?”他對地理和政治之事尚懵懂無知,隻覺得這是一件新奇之事,就像一個孩子看到了從未見過的新奇玩具,滿心都是好奇。
李世民笑著摸了摸李治的頭,解釋道:“稚奴,西南在我大唐的偏遠之地,那裡山川險阻,民族眾多,就像是一個神秘的寶藏盒,裡麵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寶貝。此次侯弘仁打通道路,讓他們見識到了大唐的繁榮昌盛與強大國力,所以才願意歸降。這就如同黑暗中的人看到了明燈,自然會向往而來。大唐就像那光芒萬丈的太陽,周圍的星辰都會被它的光芒所吸引。”
李承乾聽了李泰的話,點頭道:“泰弟所言也有幾分道理,隻是這西南之事不可拖延,需儘快安排妥當。這就像救火一樣,一刻也不能耽誤,否則火勢蔓延,後果不堪設想。”
李泰應道:“大哥放心,臣弟定當全力協助。臣弟府中有幾位擅長地理繪圖與整理資料的門客,他們就像一群技藝精湛的工匠,可讓他們即刻著手準備。臣弟會好好督促他們,保證不會出任何差錯。”
李世民看著兩位皇子,說道:“你們能如此為大唐著想,朕甚是欣慰。西南之事,關乎國家邊疆穩定與統一,需謹慎對待。承乾,你可與朝中大臣商議,選派合適之人前往;泰兒,你在後方也要用心,不可馬虎。這就像是一場拔河比賽,兩邊都要用儘全力,才能取得勝利。”
李承乾與李泰齊聲應道:“兒臣遵旨。”
李承乾回到東宮,立刻召集幕僚商議選派之人。一位幕僚說道:“太子殿下,臣以為可派張將軍前往,他作戰經驗豐富,且善於與少數民族打交道,定能應對西南之地的各種情況。他就像一把鋒利的寶劍,能斬斷前進道路上的荊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