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山瑤台宗,正值群峰雪光璀璨,晴空萬裡,在主峰瑤台宮頂,一顆碩大無比,仰目難儘其端的玉色弧狀之物,如晶似玉,隱現於虛空之中。
宮台玉磬之聲,無人自響,聲傳十裡,群玉山三十六峰,響磬和鳴,驚動了瑤台宗內宗外院,近萬人紛紛奔走相告,步出樓院之外,仰望瑤台宮上宛如瑤月降臨般的奇異景色。
瑤台宗宗主,一位霜華滿頭,珠翠垂繞的宮裝婦人,幾乎是遙感到異狀的第一人。
不假思索,匆匆在鏡前整理了發絲,端正裙襟後,瑤台宗宗主便步出書閣,召了親隨下令,匆匆直奔主峰頂下,封禁萬年的瑤池小徑。
她自入選瑤台宗瑤池一脈,便會與聞瑤台宗的宗門秘辛,萬年以來,口傳心應,彆說外人了,就是瑤台宗瑤池一脈之外的弟子,長老,都沒資格知曉。
所傳之事,就是瑤台宗奉祭的創宗之祖,傳說中的仙人靈裔,終將複歸,彼時瑤池一脈,將啟瑤池登仙之徑,恭迎舊主。
瑤台宗主強抑心中激蕩,不時遙望閃爍在天際的球形巨物,忐忑中大懷期望。
隨著她的令下,群峰諸院,主事之人紛紛出動,鎖禁了宮院,山門,喧嘩躁動的群玉山諸峰,漸歸清肅。
主峰的瑤台宮,更是森嚴得不見一個閒雜人等在室外閒逛。
她的弟子,姐妹,親近,遠遠近近的,聽令而來,漸聚於左右。
“不等了!”
瑤台宗主在山間石亭中焦躁數著時間,候了半刻,揚身而起。
今日的機緣,千載難逢,她好歹拖了些時間,將自家親近之人儘力喚來,就是私心作祟,想分潤些天賜機緣給她們。
拖延半刻,她屬意之人連一半都未到全,但她已經不再敢擅自延宕,恐誤時失機,觸怒了那天上之人,宗門舊主。
瑤台宗主一行數十老少婦人,在宗主帶領下,神情肅穆,緣峰而上。
婦人們久侍宗主,察言觀色,加之頭頂又是駭人的異象,個個都跟宗主學了緊閉雙唇,如臨大敵。
“玉心蓮!你身為宗主,行動如此遲緩,是不把祖訓當回事麼?”
登仙小徑前的石台上,此時已擁簇了近百人,涇渭分明地各自組團候著。
玉心蓮臉色難看,被石台上的某女迎頭就是一頓喝斥。
“若不是要候你這宗主令牌,我等早就踏進小徑,恭迎宗祖了!”
此女不依不饒,氣勢洶洶,顯然是不把玉心蓮這位宗主太過高看。
“遙香師叔!身為宗主,管顧之事太多,方才與宗內長老們議事,拖延了一些,讓師叔久候了!”
玉心蓮怒氣暗生,此刻卻是發作不得,微笑著行禮上前。
帶著身後數十婦人,徑直向前擠去。
“諸位師伯,師叔,還請讓開通路!本宗主開啟朝宗之儀,此地喧喧攘攘,衝撞宗祖鳳儀,有失我宗傳雅量!”
斥退了師伯師叔身外之人,玉心蓮亦不忘將瑤池一脈的玉姓諸女召集一起。
玉遙香等人雖是不忿,但玉心蓮借了宗祖名頭,又拉攏了不少瑤池一脈的玉姓門人互相親近。
玉遙香不敢再度發作,遣退了自家門人,冷著臉與玉心蓮領頭的瑤池一脈,站在了一起。
玉心蓮淡淡瞥了玉遙香一眼,親熱地率領隱成一隊的瑤池傳人們步近石門,取出掌門令牌放在了石門陣眼之上。
不聲不響,石門中濕氣稠重,萬年不散的白霧漸清,顯露出一條僅可容人,玉石為階的小徑來。
玉石之徑,遙斜向上,末處連接的,便是那宛如墜月般,令人凜然的虛空玉球。